我和一位同市的文友去市民行政服务大厅办事的时侯,遇到了她中学的老师抱着档案正从大厅里出来。
她给他打招呼,那位老头子迷惘地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可能最终也没能想起她是谁,便像我们平时应对错认相识时的做法,将错就错地稀里糊涂地满脸堆笑地回礼道:“哈哈!你们也来办事呀?”然后我们错身而过。
等到走出几步开外后,朋友又回头望了望他,确认他听不到了,才向我讲起这位老师在她的学生阶段留给她的印象和影响。
这位老师不是科班出身,是在尊师重教的政策下民转公的。他是那个时代的初中生,在当时也算文化人了。
他曾担任朋友初二的数学老师,但经常会在本课目的课后或讲解中给同学们讲一些课外内容,比如国外的历史人物和风土人情之类。在没有网络的时代,学生对这些平时接触不到的知识尤其感到新鲜和好奇,虽然这位老师讲课时习惯于将目光投向后墙或者后墙上方的房顶,但他还是能注意到孩子们被他的言语感染吸引,听得很是入迷。他自己的情绪不由得也跟着高涨,说到得意处自己止不住呵呵地笑,那一头天然的鬈发便跟着他笑声的节奏瑟瑟颤抖…朋友一边说一边形象地模仿,使我很容易就可以想像起当时的场景。
我想,这应该是一位不错的老师,虽然他把知识扯出了课堂,但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们因此喜欢他的课也不一定。
朋友撇撇嘴,做出不敢恭维的样子摇了摇头,我这才想起刚进大厅时她回望老头时那眼神复杂的一瞥一一如视长辈般的敬重中又似乎飘着一抹质疑和嘲讽。朋友个性独立,桀骜不驯。那会我还以为她曾被刚才那位收拾过,有点记恨。
我问她是不是这样,当然口气中带着一点调侃。
她说:“你小看我了!我没有那么小气,只是觉得他那时一知半解没少误导我们。”
“…你知道吗,我曾经认为,外国的父母对儿女都是冷冰冰的?”她一脸苦笑地问我,我诧异道:“你怎么会有这种认为?”她说家在偏僻的山村(这我知道),上中学也是山坳的镇子上,家里穷买不起课外书,能看的也是借来的中国四大名著和抗战体裁的连环画之类,除此之外对许多课外知识的了解全靠老师一张嘴。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外国的家庭气氛是冰冷冰冷的,父母与儿女,兄弟姐妹之间没有亲情的味道,都是形同路人的,直到后来长大看了许多外国名著,才知道不是他说的那么回事,有了网络以后,更直观地看到许多外国人的生活,才发现天下父母的爱原来都是大同小异,并不是像他说的那样情感都像冰天雪地的所在。当然他也没有去过国外,我猜他是从一个他常提起的曾经出国小居的同乡那里听到过一些信息,自己又发挥了不少一一就像搞艺术的人那样运用了反衬的手法,加强了对比的效果…”
朋友告诉我,这件事后,她开始质疑这位老师以前给她们灌输的许多课外内容,这些内容因为太过片面和主观,后来也一一被证实是误解和偏见。她自嘲自解地笑了笑,感慨自己傻乎乎地信了那么久,好在这些年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和见识的增长,她一点点推翻了那些误导,使自己的认知得到更新和重建。
我一时也说不上什么妥贴的话来对答,就敷衍地说,都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当听故事了。
她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算是表示认可。
今天的生活小插曲不加本人的感想,朋友们自己体悟一下其中的味道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