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本书,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推荐的,书名是《简单统计学:如何轻松识破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概率与统计应该作为所有人的基础或标配,它能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
书中并没有我下面分享的内容,但愿你也能和我一样举一反三,深挖书中知识,让它改变你的思维逻辑。
简单的说,我认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红利期这个说法。
我们当前的观点就是基于我们统计的事情得出来的结论。如果我们的观点是积极向上的,那么我们就能说出一系列积极的事情。如果我们的观点是消极的,很明显我们说出的事情都是消极和被动的。
认为有红利期的人统计的事件都是那些流传的成功故事,以及其他人的认同和佐证。他们忽略了硬币还有另一面,即有很多后来居上的人。还有很多在原来不是红利期的行业里越来越出色,比如,做旅游的、开饭店的、卖空调的……
这另一面的结果表明两点,第一就是,只要努力,跟着前面的人学习,后来者能更快的上来。第二就是,绝大多数行业,都是佼佼者引领着前进,所以我们这个社会才发展得这么充分,要是都去追趋势和风口,抢红利期,那别的事就没人踏踏实实做了。而佼佼者也几乎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当然,我们不能臆测硬币哪一面的人更多,统计是需要注重样本的真实性和质量的。更不能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认为的,都在这样说,就觉得结论显而易见了。我们要看到,即使说的人再多,但他们说的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那么就只能算作一个样本。这也是自欺欺人的地方,人云亦云只是在掩饰思维的深度和创造性的缺乏罢了。
还有就是我们可能要把那些还没有开始的人除开,他们不能算作统计的总量范围。太多人就是这样子,还没开始呢,或者遇到一点困难,就嚷嚷着红利期已经过了。这样反正自己也不用努力了,有这句话撑腰呢,反正不成不是他的错。
如果我说统计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没人反对。任何事情,都是从知道,到了解,再到熟悉、熟练、熟能生巧、创新的。而这期间都会遇到困难,一是不断地在接触新的陌生的东西,二是重复的练习可能造成的乏味感,三是创新时突破瓶颈期的压力。
我不知道其他人如何,反正我身边的人,我在电视、网上、报纸、杂志、书上看到人,还有我自己,我们都经历过很多困难,我们中有人过得好,有人过得差。如果统计出来,那就是,好的比差的要多。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因为我想让自己乐观一些。也就是知道一些不好的事情就好了,心里有个底,明白这个世界还有另一面。但没必要陷在里面,也就是虽然有无可奈何的事情,但也有更多我们可以自己控制的事情。可以选择看书,而不是追剧,可以选择听音频课程,而不是网络歌曲,可以选择有质量的社交,而不是宅在家。
反过来说就是,先尝试给自己一个结论,然后再去统计相应的事件。这样我们就会生活在一个自己创造的世界。如果结论是我是以后积极成长的人,那么我要统计的就是,多看书行为、积极分享的内容、越来越乐观的态度等。
虽然这本书有四点我是不太同意的,但它仍然不失为一本值得反复看的好书。
尤其是作者是一个随机理论的信奉者。书中说市场的走势,如股票的价格走势是随机的,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玩。
但他过多的否定了人的参与作用。虽然短时间看好像随机,因为此时此刻你不知道它上涨还是下跌。但庄家拉高出货,股价就会先涨后跌,很明显的走势。经济周期和政策的影响,也会导致股价在较长时间有明显的趋势,等等。
有些人看到书里一些东西不太好,就过于关注它,搞得自己心情不好,这不是好的阅读态度。也就是说不要带着怀疑的态度,要先吸收,有了积累才有分辨能力。我之所以能说出上面的不同观点,是因为我看过随机理论的知识,并复制在自己的脑海里。
阅读就要接受作者的改造,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理解他的逻辑,这样才算是获得了一些新的视角。阅读后必须要有和之前不同的地方出现,无论是说话,写字还是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