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很多零基础写作训练营的小伙伴们交上来的作业,我打开一看,直皱眉头。
有些小伙伴把所有文字挤在一起,密密麻麻的堆满了,这让有密集恐惧症的我不禁打了几个冷颤。
还有些小伙伴有一堆标点符号和错别字,以及病句的错误,我真的很想和他们说,上小学时,语文老师教我们的基本功,难道不是检查作业吗?
这些文章怎么让人读得下去呢?但其实,要想增强自己文章的可读性,《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告诉了我们三个技巧。
01.在文字周围增加空白,增强可读性
现代人一般都喜欢用手机或者ipad来阅读文章,而如果文章的排版过于密集,会让读者的体验感相当糟糕。同样,这些文章也不会有太高的阅读量。
自媒体文章是相当重视文章排版和配图的,而本书作者则告诉我们,提高文章的可读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加文章的页边空白。
在写文章时,最好一段不超过3行,让段与段之间空一行,这样阅读起来就会比较轻松,眼睛也不容易很疲劳。
文章也是要依靠“颜值”生存的,这就如同人的外表一样,大家肯定都喜欢帅哥美女,排版清晰,配图精美的文章肯定比那些排版差的文章阅读量要高出很多。
而在投稿时,编辑也会只选那些排版好的文章,排版不好的文章有可能被直接拒绝。
02. 善用小标题归纳文章,突出关键词和短语
不管写什么文章,为了让文章有可读性,都会在每个部分增加一个小标题。
加小标题的目的就是归纳每个分论点的核心内容,引导读者注意力,如果没有标题,读者很难获取信息。
有时候,在关键词和短语上使用粗体、斜体、破折号、项目编号或者阴影等等,都可以帮助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例如,金句加粗是很多作者喜欢运用的手法,这样能让读者快速抓取到文章的核心内容。
所以,擅于利用小标题,对关键词和短语进行适当修饰,可以去帮助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03. 回顾和修改文章
这就是我开头说的,好多小伙伴没有检查自己的文章,因此导致里面出现了很多错字,病句等等。如果这种拿去给编辑投稿的话,可能第一时间就被拒。
本书作者认为修改文章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情,一定要修改到不愿再添加或者删除任何东西,才算是完成了文章的修改。
因此,我们在完成一篇文章后,一定要通读几遍,看看哪里不顺,哪里有错字病句,哪里含义不清等等。通过逐字逐句的修改,我们的文章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我们在改完后,可以把文章再放置两天,然后再改,也许能有新的灵感或者启发。
好文章都是改成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
只要能做到以上三个小技巧,我们的文章也一定能越来越好,早日上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