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暑天八月去了外婆家,第一次体验了一把农忙生活。
还好有湛蓝的天空、碧绿的田埂、一排排矮矮的村落、挑着担子的行人和牵着牛犁地的农人。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与天相接。再没有城市拥挤的楼房、无尽的人流、无边的尾气和那可怜的被接连不断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占据的有限天空。
我想,这就是陶潜所说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吧。
可这只是理想中的乡村,现实是你必须要面对一座乡镇的有限资源。在这里,晚上是没有路灯的,更别说wifi了。
恰巧碰上外婆家铺水泥,请了三位老师傅帮忙铲沙、糊水泥、填平。外婆也加入其中,帮他们挑水、递砖,忙得不亦乐乎。而我和妈妈只有在一旁观望看着,根本插不上手。
晚上做菜烧饭,外婆家用的还是柴火,不过烧出来的菜非常好吃。只是要一个人坐在灶前生火,长长的火钳时不时要往里探探,正值夏天,厨房又没电扇,柴火烧得直冒烟,熏得外婆都呛了。
我望向妈妈,好奇的问,“你原来也是这样烧饭?”她点点头。我说道:“要不要再试试?”
她毫不犹豫地说道:“再也不要。”
现在的小乡村,年轻人是越来越少。村里也盖了很多好几层楼的新房子,里面住的不过是盼着在外打拼的孩子回来的老人。而更多的是儿女告别家乡,在外成家立业、安顿好生活。
我的外婆就是这样,年过花甲,守着自己一亩三分田,养猪喂鸡割草、上山砍柴,脏活累活全都包做。这样一个老太婆,一点也不服老。
其实她这样一个老人,拿着外公和自己的退休工资还有儿女每日寄来的生活费,大可不必这么拼命,可以好好地颐养天年。
也许她是怕消停下来无事可做,只有她和外公两人面面相觑的寂寞;也许是她想证明:“我还没老呢,我还干得动咧”。
我不由得想起余华《活着》笔下的福贵,他是成千上万个扎根于农村无怨无悔在田里劳作的中国劳动人民的缩影。即使一贫如洗,亲人都相继离去,只有一条老牛相伴,他依旧毫无怨言并无比赤诚地热爱生活。
罗曼罗兰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于我而言,18岁的成人礼后,未满弱冠。余生很长,等着我一步一步去探寻、发现并拓宽生活的内延和外涵。
而外婆就是我的榜样,她教会我用力生活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