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一直在微信读书上看《被讨厌的勇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07943/36bc6996aaf66307.jpg)
它以青年与哲人的对话告诉我们: “世界极其简单,人人都可以获得幸福”。
里面的“目的论”和“课题分离”,犹如一剂猛药,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让人警醒。
1 .目的论。
在阿德勒看来,我们的烦恼与不幸福,都源自于我们的选择。
我们的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我们的选择与其他人无关,与过去发生的经历也无关。
作者阿德勒否定了老师弗洛伊德的“原因论”。
阿德勒看重目的,弗洛伊德看重原因。
两者的区别是如果相信现在发生的一切都是过去的因造成的,那现在就无法改变。无论做出什么努力都是白费力气,最终会放弃。
而选择相信一切都是目的导向的,就会发现所有一切都取决于自己赋予了它什么意义,自己可以改变。
治愈过去的最好方法,就是设定好想要的目标,并下定改变的决心,一往无前。
2.课题分离。
避免烦恼的最好办法是课题分离。
阿德勒思想中最重要的是“课题分离”,即我们必须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区分开来。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造成的烦恼,源于对别人课题的干涉,或自己的课题被干涉。
课题分离的标准只需要考虑一点:这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结不结婚、和谁结婚,是孩子的课题,与父母无关。父母如何看待孩子的选择,是父母的课题,与孩子无关。
没有边界感,是中国父母普遍存在的问题。父母一定要克制住自己,不要去越界和过分干涉。
只有挣脱互相指责、推脱责任的死循环,你们的关系才能获得新的发展空间。万事万物的解决办法,最终还是得回到自己,承担起自己能承担的责任。
所有关系中让你烦恼的问题,一定要谨慎分析,到底是自己的课题,还是你擅自背负了他人的课题?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干涉别人的课题,要做的,只是守护、陪伴和支持。
聪明的活法,是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才不辜负自己来过这世间。
正如我很喜欢的一句话: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