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瓘靖二妙岳湛连璧
【典源】
《晋书·卫瓘传》:咸宁初,征拜尚书令,加侍中。瓘学问深博,明习文艺,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时人号为"一台二妙"。汉末张芝亦善草书,论者谓瓘得伯英[张芝字]筋,靖得伯英肉。
《晋书·夏侯湛传》:夏侯湛字孝若,谯国谯人也。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构新词,而美容观,与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舆接茵[同乘一车,坐垫相连],京都谓之"连璧[并列美玉]"。
《世说新语·容止》: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八王故事》:岳与湛著契,故好同游。
《文心雕龙·时序》:岳湛曜联璧之华。[注]:潘岳善于写情,夏侯湛善构新辞,湛美容观,与潘岳同舆接席,京都谓之连璧。情辞并美,故称联璧。
【人物简介】
卫瓘(220-291)西晋大臣。字伯玉,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魏末,任侍中、廷尉卿。邓艾、钟会伐蜀,派他监军。钟会叛乱,他亲与平定,并杀邓艾。西晋初,拜尚书令,迁司空。曾上疏议废九品中正,终未行。司马衷立为太子,他心持异议,隐而未发,为贾妃(南风)所怨。武帝死后,他与汝南王司马亮共辅惠帝,为贾南风指使楚王司马玮所杀。
索靖(239-303)西晋敦煌(今甘肃敦煌)人,字幼安。与乡人汜衷等俱入太学,称"敦煌五龙"。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晋武帝擢为尚书郎。在尚书台积年,除雁门太守,迁鲁相,又拜酒泉太守。惠帝立,赐爵关内侯。有先识,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今见汝在荆棘中耳。"赵王司马伦篡,以左卫将军讨孙秀有功,加散骑常侍,后迁将军。河间王司马顒攻洛阳,拜靖监洛城诸军事、游击将军。与战,被伤而卒。善书法,与卫瓘俱以草书知名,并称"二妙"。著有《草书状》等。
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东)人。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好趋势利,与石崇谄事权贵贾谧,名列"二十四友"之首。后为赵王司马伦所杀。文名与陆机相当,世称"潘陆"。所作诗文善叙情思,追求文字绮丽,代表太康文学之基本倾向。原有集,已佚,今传《潘黄门集》。
夏侯湛(243-291)西晋谯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字孝若。幼有盛才,文章宏富,美容貌,少与潘岳友善,时称连璧。为太尉椽。武帝泰始中,举贤良,对策中第,拜郎中。后补太子舍人,转尚书郎,出为野王令。惠帝立,以为散骑常侍。性豪侈,将死,遗命薄敛。曾著《魏书》,见陈寿《三国志》,便坏已书而罢。今存《夏侯常侍集》
4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