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的鲜明阅读特色,就是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彰显理念,由理论到实践,在教读课文的教学上,以《伟大的悲剧》为例,我们可以做如下尝试。
一、要在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通过多个语文学习活动,把教材中的“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以及“综合性学习”等内容,进行重组。从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为教学目标的角度立意,引导学生学会语言的建构与积累。
透过教材看变化 通过比较明理念(三)《伟大的悲剧》中涉及的作家作品,出现的字音字形(生难字、形近字、多音字等)、四字雅词,以及精妙词语与写环境的、写人物心理的、富有哲理性的句子,都需要积累。
透过教材看变化 通过比较明理念(三)第二要学会浏览再到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批注概说课文。教材课本中的旁批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点评式的,针对课文内容的关键之处、写作技法、文笔精华等做出的精要点评;一类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有的指向文本内容,有的带有拓展延伸的性质。我们要学会这两种不同的批注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做批注。这是一个自读自悟的过程,一定要为学生搭建这样的语言文字实践的平台。只有学生自己读进去了,才有生发的可能性。
透过教材看变化 通过比较明理念(三)第三要学会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抓住文本的独到之处品析体会。因此,《伟大的悲剧》是传记文学,它的特点是什么?课后题第三题,给了我们研读的方向。在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品析课文的时候,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课一得”。能否在此处设计以文带文,在文中发现传记文学的特点,进而在课文的教学时,关注课文学习的指向性含义。把握课文教学中引向课外阅读的线索,建立起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的通道。就由课内引向了课外阅读,从而推动由本文为点而延展到学生对本文出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整本书阅读。
透过教材看变化 通过比较明理念(三)四、统编教材语文教科书主要从四个方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是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三是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四是突出国家主权和海洋意识教育。教科书按照“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的基本思路,采用集中编排与分散渗透相结合的方式,以教材选文为主要载体,辅以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逐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教材的选文既保留了《伟大的悲剧》这篇经典的传统篇章,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养成。课后题第四题,要求引导学生写阅读笔记,直接指向课外阅读,能否在此处,有效介入《黄金国的发现》、《滑铁卢的一分钟》,有效组合第四、第五题。回扣第三题的传记文学的学习。
五、探险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寻,也是对自身的挑战。探险过程中伴有无数的可能性,但艰难与险阻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但探险者的精神世界是何其的伟大?当我们触及到他们的内心世界。是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洗礼的过程!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在文字的浸润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