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跨年”日,每一个年轮的最后一天,已经习惯被赋予辞旧迎新的意义,仿佛在这个时间节点留出时间,梳理和总结一年的收获、展望新年的期待、封存一年的记忆,过去的365天才算圆满。
我当然愿意从善如流,仪式感一定很重要,否则根植其中的中华文化,怎会影响千年?
何况,写字小分队已经“意外”又顺利的越过第三年终点线,更让我感叹——如果不是每周一次的作业,或许无法幸运遇到一群“时间的朋友”。
对于小群中的大多数成员,写字已融入生活日常,与呼吸、餐食、睡眠一样自然,每周末交作业的日子,看到小会或者其他人带头“张罗”,不仅想起之前自己拿着小鞭子催收“字数租金”的焦灼模样。
真是恍若隔世啊………
小群和个人的成长,不仅是一篇篇作业的累积,更是周而复始打磨出好观念、促成了滴水穿石的改变。当我们对“写字”认真时,也收到其反馈的柔和而坚定的力量。
一如前两年,看到小结表格里多出的百十篇文字,小小的满足感油然而生,也会偷偷笑自己的傻想法:此迹可待成追忆。
但,对于“记录”这件事,却总在脑中盘旋不同的思考。
写字的初心,是表达情绪和陈述昔日事件,可在2019即将结束这一天,又悄悄生出了新念头:如此这般,已然足够吗?
问出这个问题,自然对现状不够满意,写字的效果与预期相比,还有太大差距,我是一个多么贪心的人啊,哈哈。
几年的字里行间,有亲情的瞬间、有低落的倾诉,有美好的期待、还有身在短暂世间旅途中持续的思考。而最后一项,是激发我不断尝试新事物、对自己发起挑战的动力源泉。
写字小分队第四年初始,综合前几年的小收获和大疑问,我被脑海中冒出来小目标吓了一跳:让写字真正变成一种观点的表达。
2019年,尝试了写下“向往的生活”系列,那些远远近近的精神偶像,吸引我的同一个特质,应该是“深谙自己的使命”,用梁宁的话“翻译”,就是知道如何使用自己这条命。他们在各自领域,忠实实践着自己坚信的人生态度。
反观自己,虽然纠结情绪较从前少了许多,但仍然经常会被各类繁杂的信息或良莠不齐的话语、故事甚至“事故”引导,很多时候会粘滞在“找寻平衡和平静”的临界点,眼睁睁看时光匆匆流逝却无能为力。如果没有笃定的价值观和清晰的思路,向前行走的步伐,会异常艰难吧。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写道: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2020年,很开心与“队友们”相互陪伴,通过写字保持学习状态,习得“增长思维”,共同做出“正确选择”,成为彼此的能量,各自拥有一方幸福小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