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说,向日葵伤地,就把它种在地的边角处。向日葵在农民的眼中属于副产品,却是长势最凶的作物,个儿最大最强壮,站在田间一望,像一排树。向日葵的叶子大,微风风也难以奈何它,还足以做小孩的伞盖子。它的花冠,向着朝阳,是这高原上最大最醒目的花魁,它黄得熠熠生辉,黄得令脚下的碎花杂花羞于开放,似乎像要引来天下的蜜峰,成熟后,沉甸甸的足够一个孩子用了吃奶的劲儿才扛得动。
高原向日葵
父亲这一辈人做农民,可能是农业社会变革最快,也最进步的一代:合作化,联产承包,粮农变果农,一系列变革下来,让他们逐渐认识到了社会的进步的急速。于是,这种大个子向日葵在之前是解决孩子们口馋的,产生不了多少经济效益,后来就引进了新品种,它个儿小,叶小,花盘小,籽粒也小。说起籽粒,它是黑色的,磕起来,比不上大葵花籽那么优雅。但它有优势,不太伤地,适合大面积种植和密植,产量高,榨油量大,种上三几亩,不但解决自家用油,还可以大量出售,而且收入不菲。听说这品种是日本引进的,叫油葵,是缩小版的向日葵。
高原向日葵
在高原上,麦子收割后,父亲和村里人就在麦茬地种了油葵。夏末,油葵花就开了。远望去,一片一片如油菜花开的盛况,密密匝匝的,像千万个小太阳仰着脖子望。蜜蜂如风如潮,忙碌着给这个辽阔的大地进行着一次伟大的配种。正式入伏时节,烈日把热量倾斜在土地上,香味儿中分明有一种焦灼的气息。田间的乡亲戴一草帽儿荷锄而过,这是一幅最美的画:黄的色彩中,亚洲铜在这当中缓缓地穿行,默不做声。人和葵花就在一个夏天的炙烤中成功定色。
高原向日葵
这两年来,出现了很多采风团。他们沿着乡间简易的公路来到田间,春天看油菜花,看桃花,初秋又来看向日葵。应该是一种好奇吧,他们在寻找一种儿时的心情,童年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甜蜜幸福,以前很多东西都是美好的,譬如遇见一个操着外乡口音的人,譬如尝了一口几个月才能尝到的糖块,还有邻居买了一台黑白电视,都能给物质精神的双重匮乏生活带来无比的快乐。我要说的是,逐渐被人遗忘的农村,不能像城市那样建造高楼,而是追求一些让城里人觉得新奇的东西。比如向日葵吧,这是城里的广场和水泥街道上不可能产生的。
秋初,我去了几处陕北的向日葵观光点,随行有几位朋友,归去的时候,大家和来时一样欢笑了一路。
高原向日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