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读成了我的一个心病,因为好像每个人都在讲阅读速度要快,这样才能看更多的书,知识面才能广博;因为好像每个人都在讲,读书要实用,抓住其中的重点就可以了,哪怕这本书里你只读到了一句有用话,因为读书就是为了使用,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所以怎么样能读得更快一些?所以怎么样能把一句话的作用放大到一百倍?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直在寻找。
但到底怎么样才算是快?你说两个小时可以读完一本书,但有的人还能比你节省一半儿时间,还有的人只需要十几分钟就能读完一本书。到底多快算是快?为了这个快,每次读书我都心惊胆战,生怕自己慢下来,多用出一秒钟的时间。可每次读完之后我都会很生气,我都忍不住的问自己,我到底在读什么呀?我读个书干嘛要心惊胆战?!我练这个狗屁速度,我到底是为什么呀?!所以我终于放弃了。我不要速度了。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吧。但是读的好慢呀,读了也没什么用,我好焦虑。所以我又忍不住的想,是不是自己读的太慢了,是不是自己读的太少了?于是我买了一本又一本的阅读书,我买了一堂又一堂的阅读课,然而都没有什么卵用,我依然没有学会怎么样读的很快,非常快,一个小时读完一本书。我依然停留在无限的焦虑当中。直到有一天,我第3次拿起那本书《怎样阅读一本书》,这一次我下定决心,要真正的让这本书属于我。
一、阅读的定义
所以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标题的时候,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什么是阅读?这是一本教你怎么样阅读的书。可阅读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是用眼睛看书吗?这个就是阅读吗?当时那一瞬间,我的内心是有些崩溃的。为什么?当我第3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才想起问自己这个问题。我连阅读的定义都不知道,我却一直在寻找各种阅读方法,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然而为什么那么多的阅读书,那么多的阅读课,却从来没有一本书,一堂课里边清晰的告诉我阅读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所以我只好进行了搜索。
于是我的内心又一次的感觉到自己很可笑。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书写文字获得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
阅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可以主动调节和控制的。
阅读是理解、领悟、吸纳、鉴赏、评价和探测文章的思维过程。
如果我在开始思考阅读这件事情的时候就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就在网上简单的搜索一下。也许这两三年来,我所有关于阅读的疑惑都将不会存在,而我过去在阅读这件事情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在这个定义面前就显得那样的可笑。
第1个定义:
阅读区别于其他学习方式的不同在于阅读是通过语言文字或者书写文字来获得信息。阅读不是通过听阅读,也不是通影视看,而是通过语言文字。
阅读的目的:获得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第2个定义:
阅读的性质是带有主动性的。
阅读是有目的性的。
阅读的目的决定了阅读的方式,阅读的过程。
第3个定义:
针对一本书,一篇文章来说,阅读可以有以下几个功能:获得理解,受到启发,文学鉴赏,文章评论,搜索检测。
这三个定义从不同的维度对阅读这件事情进行了解释。但是在这三个概念当中,有两个词是最关键的:阅读具有主动性,阅读具有目的性。
二、阅读目的决定了阅读的速读
在《怎样阅读一本书》当中,作者明确的指出,阅读的目的决定了阅读的形式。之前我以为自己很懂这句话,但这一次阅读的时候,我又问自己,阅读的形式是什么?我再一次的把自己问住了。
阅读形式可以包括阅读的方法,也可以包括阅读的速度。所以阅读的目的决定了阅读的速度。而我之前对于阅读速度这件事情的纠结就在于我把速度当作是绝对的。我以为速读就是要一味的快。其实我错的离谱,而且明明作者在书中有原话“速读,不仅是要读的快,而是要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阅读是合适的”。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想狠狠的骂自己,当时我是眼睛瞎了吗,竟然没看到这句话。可是当我看到自己在书旁边做的批注时,我又想狠狠的骂自己,活该,自己愿意当箴言下,明明批注出来,这句话不理解,却也再没有去追究,所以你能怪谁呢?!
1.速读的定义
所以现在再反过来,首先对速读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义,其实速读也叫视读,它是眼睛识别信息后,直接作用于大脑产生理解和意义的阅读方式。它主要是区别于我们的出声阅读,或者是默读这些阅读方式的。不管我们是出生或者是默念,我们都是要把每一个字的读音都发出来的,所以就是一字一字在读,这样的速度必然不会太快。而视读形象来说就是用眼睛来回在文章当中进行扫描,它往往是以行,或者是段为基准的。所以视读比普通的阅读方式(每分钟100-300字)至少是要快三倍以上,最快的可能能达到10倍左右。
速读是受条件限制的,比如阅读物的性质,阅读物的复杂程度,读者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阅读的目的。
同样是阅读读文学作品,读哲学作品,一定是要比通俗的小说,常识性知识慢的多。同样是文学作品,一部多层次多主题曲折的《红楼梦》一定比琼瑶的言情阅读起来要说要慢的多。同样的作品,如果读者掌握的相关背景知识不同一个有丰富的背景知识,一个是初入门槛,那他们的阅读速度又必然会不同。最主要的是阅读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了消遣自然可以读得很快,如果是为了获得信息,必须读的很快(如果读慢了,真的就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如果想要提高理解力,那必须要读的很慢。
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要知道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速度阅读是合适的。这是他认为真正的速读,要能读得快关键是要能在需要快的地方快,而不是在需要慢的地方读的快。
2.阅读速读与理解力的关系
另外一件事情是关于阅读速度与理解力的。在许多关于速读课程里边都讲我们可以读的很快的,同时保持很好的理解力。但作者似乎并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快速阅读是有必要的,比如说在我们对文章进行检视或略读的时候,甚至我们只是为了获得信息要进行阅读的时候,速度快是必要的。在这样的阅读目的下,我们的理解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理解力的提升必须是要调动我们大脑的理性思考的,所以必须要慢下来细细的琢磨。所以他并不认为速读可以提升理解力。
总结一下阅读速度以及阅读理解力的问题:
阅读的目的决定了阅读的速度,所以采用什么样的速度,要快还是要慢,完全取决于我们为了什么而读。但是阅读速度比较快的时候,对于提升理解力是没有帮助的。我们很难做到一边快速阅读,一边提升理解力。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是:即便是阅读同一本书,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段落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阅读速度。重点部分慢下来细细思考,过渡段,自己已经理解的或者不重要的地方都可以快速的略读,甚至可以跳读。
三、 主动性的阅读与被动的阅读
另外一个是关于阅读主动性的问题,这个话题其实不免是老生常谈,因为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做事情越积极主动收获越多。但却依然有必要从另一个维度去看一下作者怎么来谈这件事情——用怎样的方式来保持主动性。
我们总是说做事情的时候要积极主动,可是遇到困难遇到不想做的事情,我们又怎样能让自己积极主动起来呢?人的本性是懒惰的,这是生物进化决定的。积极主动意味着勤奋,是反人性本质的。所以积极主动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需要方法,需要策略去激励跟鞭策的状态。
在阅读当中积极的状态跟不积极的状态会是什么样子?
当我们被动的去阅读时,比如上课时老师让读书,我们有时候看着书本会瞌睡,有时候看着书本会神游天外,但最终的结果就是根本不知道书上在说什么。即便是记住了几句话,几个词,也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被动的阅读。
那主动的阅读是什么样子?我想好学生应该都知道。是探索,是好奇,是有无数的问题。他们就是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的。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去寻找答案。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有一样的感受,上学时候经常见到一种现象,每次老师一问理解了吗?学习不太好的同学总是说理解了,没有问题,但每次考试的时候总会遇到无数的问题,而好学生却恰好相反,他们平时问题最多,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没问题。这就是因为他们平时把那些问题的答案都解决了,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很少在遇到新的问题。而一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总是以为自己什么都理解了,总是以为自己没有问题了,实际上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问题。
所以作者在书里也明确的指出一个主动的阅读者,他的核心就在于能够按照适当的顺序提出适当的问题,并且在阅读过程当中尝试去回答这些问题。
什么是适当的顺序?什么是适当的问题?这就是这本书在后面的部分详细要给出的答案。
四、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
在第5章的时候,作者讲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
作者说所谓艺术或技巧,只属于那个能够养成习惯,并且按照规则运作的人。
而所谓习惯,就是能够按照规则不断的持续练习,把一件事情由不熟悉变成自然而然,就像天生就会做这件事情一样。
养成任何习惯都需要遵循一些规则,把这些规则习惯化,就是所谓的技巧或者是艺术。作者在书中讲的是规则,作者希望我们达到的是掌握阅读的艺术,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按照这些规则不断的练习运作,直到阅读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但是如何把多个规则变成一个习惯?
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把阅读认为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实际上阅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我们从牙牙学语,到开始识字,组词造句,最后能够阅读简单的文章,直到现在我们可以任意的阅读,实际上是经过了非常长期的训练的,只是当我们能够熟练的阅读东西的时候,我们会忘掉自己曾经,经过了刻意的训练这件事情,我们以为这就是我们天生自然的能力了,就如同跟吃饭走路一样。但,不是。阅读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活动,而是非常复杂的活动,甚至比学会某一项运动技能都要复杂,因为阅读应用的是我们的心智能力,应用的是我们的大脑算法,而不是身体控制。所以阅读就像任何复杂的活动一样,都离不开刻意练习。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分开练习,做到熟练,做到自然,直到这些动作紧密的结合起来,构成阅读这件事情的整体,直到那个时候,我们会忘掉那些分步练习的过程,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把阅读的艺术当做是一种习惯。那是真正的阅读,是作者希望达到的阅读水平。
这两篇文章都是在对《怎样阅读一本书》前5主要内容的一次复盘和创作,是站到我的角度,去重新看待阅读这件事情,去重新理解作者所说的每个关键点在我自己的阅读中所起到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