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方法论
金字塔原理—第一篇表达的逻辑

金字塔原理—第一篇表达的逻辑

作者: AustinWeii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9:32 被阅读0次

对受众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纳到金字塔结构的各组中,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预先归纳到记住你他结构中的沟通内容,都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记忆

你应有意地将沟通内容组织成金字塔结构,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说话、培训、演讲、报告、述职和写文章、总结、申请、方案、计划等。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大脑会将其认为具有“共性”的任何事物组织在一起,“共性”指的是具有某种相似的共同点或所处的位置相近。

当听别人讲话或看文章时,会发生类似的组织思想的现象。你会将同时出现的或位置相邻的几个思想相联系,努力用某种逻辑模式组织它们,这种逻辑模式必定是金字塔结构。

奇妙的数字“7”

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当发现需要处理项目超过4个或5个时,就会开始讲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记忆。

归类分组搭建金字塔

找出逻辑关系,抽象概括

仅以逻辑方法将思想或概念分组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出其逻辑关系,将思维的抽象程度提高一层,处于较高层次上的思想总是能够提示下面一个层次的思想。

最有效的表达方式:先提出总的概念,再列出具体项目,既要自上而下地表达思想。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如果不预先告诉受众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系,而只是一句一句的表达你的思想,读者就会自动从中寻找共同点,将你所表达的思想归类组合,由于受众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千差万别,很难对你表达的思想组做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文章中的思想应组成单一思想统领下的金字塔结构

思维从最底部的层次开始,将句子按照某种逻辑顺序组成段落,然后将段落组成章节,最后将章节组成完整的文章,二代表整篇文章的则是金字塔最顶端的一个思想

假设将6个句子组织成一个段落,这6个句子之间具有某种逻辑关系,二这种逻辑关系总是要求所有6个句子共同解释或支持由其组成的段落所表达的单一思想。

得出概括性思想的句子后,可以将概括性句子的段落看做只包含一个思想,而不是6个思想。通过这种方法将3个段落组织成一个章节。这3个段落共同解释或支持由其组成的章节所表述的单一思想。

每一篇文章的结构必定只支持一个思想,既概括了所有各组思想的单一思想,这以思想就是你希望表达的思想,而所有在其之下的思想则越往下越具体、越详细,并且都对你希望表达的主题思想起着解释和支撑的作用。

文章中的思想必须符合以下规则:

1、纵向:文章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2、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3、横向:每组中的思想必须按逻辑顺序组织

组织思想基本上只可能有4种逻辑顺序: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不要幻想一坐下来就开始讲思想组织成金字塔,首先必须梳理想要表达的思想。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序言的叙述方式

纵向关系

思想定义:向受众发出新信息并引发受众疑问的语句

为了向受众传递新信息而作的表述,必然会使对方就其逻辑性产生疑问,例如,“为什么会这样”。作为文章的作者,必须在该表达的下一个层次上横向地回答读者的疑问。但是你的回答仍然是像读者传递他不知道的新信息,这又使读者产生新的疑问,不断的按照“引起读者疑问并回答疑问”的方式继续写作,知道你认为读者不会再对你的新表述提出任何疑问为止。

金字塔结构引导疑问/回答式对话 所有文章都应当具有疑问/回答式对话结构

横向关系

下一层次的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两者只能存在一种,同时归纳和演绎是仅有的两种可能的逻辑关系。

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个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谓语所作的表述;第三个思想说明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

例如: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一个人,因此苏格拉底也会死

归纳性思想组合中的思想相互关联,可以用同一个名次表示组中所有思想,如支持的原因、反对的原因、步骤、问题。

例如:法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德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俄国坦克已抵达波兰边境。推论:波兰将受到坦克入侵。

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序言(前言、引言)确定初始问题

序言的结构

序言的开头应向读者说明“背景”的时间和地点。在这一背景中应当发生了某件事,可称为“冲突”,使读者提出你的文章将要"回答"的疑问。这是典型的讲故事的呈现——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只知道大致要写什么,但并不清楚你具体想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及时你知道你最终呈现的思想必定会组成一个金字塔结构,仍会有不确定感。

自上而下法

金字塔结构中互相关联的各要素

1、画出主题方框

在金字塔顶部方框填入要讨论的主题

2、设想主要疑问

确定文章的读者,希望文章回答读者脑中关于该主题的疑问

3、写出对该疑问的回答

如果不清楚答案,注明有能力回答该疑问

4、说明背景

把要讨论的主题与“背景”相结合,作出关于该主题的第一个不会引起争议的表述

5、指出“冲突”

考虑“背景”中发生了哪些使读者产生疑问的“冲突”,以致引发读者的“疑问”

6、检查“主要疑问”和“答案”

对“背景”中“冲突”的介绍,应当直接导致读者提出主要疑问,否则应该重新介绍“背景”中的“冲突”

自上而下构建金字塔的步骤:

1、提出主题思想

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答非所问的例子 紧扣读者疑问的回答

自下而上法

自下而上思考: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思路混乱的例子

步骤1:列出所有要点

列出所有要点

步骤2:找出逻辑关系(因果关系)

找出逻辑关系 两条单独的思路

步骤3:得出结论

思路:

1、主题                =排版成本

2、疑问(1)            =排版成本是否过高?

3、答案(1)            =是的

4、背景                =排版成本是总成本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5、冲突                =不知道排版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是否过高,但竞争优势较低的事实说明可能如此

    疑问(2)            =排版成本可以被降低吗?

    答案(2)            =可以

6、新的疑问        =如何实现?

7、关键句要点    =省略排版过程中不必要的步骤,并且将员工工资提高到具有竞争力的水平

结论清晰的例子

初学者注意事项

1、一定先搭结构,先尝试自上而下法

一旦你的思想变成了文字,你就可能会觉的写得不错,而根本不管你的思路实际上是不连贯的。

2、序言先写背景,将背景作为序言的起点

序言的主题——背景、冲突、疑问和回答,一定要从“背景”开始构思,按照这个顺序更容易找到“冲突”和“疑问”

3、先多花时间思考序言,不要省略

先整理出序言的信息,避免开始论证时还在想背景或冲突,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金字塔结构中较低层次的思想上

4、将历史背景放在序言中

不应该在正文部分才告诉读者过去发生的事情,正文部分应当只包含思想,思想只能以逻辑方式互相联系。

5、序言仅涉及读者不会对其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内容

序言目的是告诉读者一些已经知道的信息,当你不确定时候,所表达的信息应该能够很容易由客观的第三方进行检验和证实

注意不要在序言中涉及任何读者不知道的信息,会导致读者提出非你所愿的“疑问”

6、在关键句层次上,更宜选择归纳推理法而非演绎论证法

人们倾向按照思维发展的顺序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思维发展的顺序通常都是演绎的顺序。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以演绎法发展的思想用归纳法的形式表达出来

演绎推论支持对方购买库房,论证结构过于复杂

支持对方购买库房的演绎推理

归纳法支持对方购买库房

支持对方购买库房的归纳法则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必须先介绍读者熟悉的某些“背景”,说明发生的“冲突”,并由此引发读者的“疑问”,然后针对该“疑问”给出“答案”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总是像读者说明其已知的信息,其意义:序言说明某种“背景”,这种“背景”中发生了某种“冲突”,从而引发了某种“疑问”,而整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回答改“疑问”。

序言必须用讲故事形式

为什么要用讲故事的形式

序言要用讲故事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复杂的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与读者本人相关。

何时引入"背景"

开始引入“背景”时,应先谈与文章主题有关,且读者肯定会同意的内容,应当是读者已经认可或者将会认可的内容。所有引出“背景”的句子都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即能够将你“锁定”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为讲故事做好准备。例如:

能源投资公司正在考虑将采矿厂的铁矿石出口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可行性(备忘录)

任何大型医疗服务体系都受到资源日益匮乏的困扰,民营医疗服务体系也不例外(报告)

读者对以上的反应通常是,“是的,我认为是这样,那又怎么样”,“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什么是“冲突”

“冲突”类似于讲故事时推动情节发展的因素,能够促使读者提出"疑问"。“疑问”有很多种形式,但通常相当于询问“接下来怎么样”

多数文章回答以下4种疑问之一

人们在实际应用“背景—冲突—疑问”(S-C-Q)框架性结构时,可能会有多种风格。表4-2为表4-1的每种形式列举了具体的例子。

具有讲故事结构的序言 具有讲故事结构的序言

为什么要用这种顺序

序言必须采取"背景—冲突—疑问—解决方案"的结构,但是顺序可以有所变化,创造不同的文章风格。例如:

基本结构

背景(S)    =    业务多元化研究服务在过去5年终增长了40%

冲突(C)    =    无法证明我们的工作对客户有明显益处

疑问(Q)    =    如何确保多元化研究确实对客户有明显益处?

回答(A)    =    实施“公司发展项目”,以研究该问题

标准示:背景—冲突—回答

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什么是“关键句要点”

列出关键句要点可以让读者在30秒内就能了解你的全部思路,随后内容只是解释或支持这些要点。

首先列出关键句要点

如果文章篇幅较短,就不用先列出要点,然后小标题重复,可以直接将关键句要点做为段落的主题句,并在这些主题句下划一条下划线或加粗,使读者在阅读时容易注意到。

不要仅仅将名词作为关键句要点的要点,关键句要点应当是完整的思想,完整的句子

序言应当写多长

一般情况需要需要2-3段,说明“背景”和“冲突”的文字可以长达3-4段,但不能再长了。序言必须能够提醒读者其持有的疑问。

例:

关键句要点是否需要引言

关键句每一个要点,都应该按照全文的序言相似的背景—冲突—疑问结构逐个引出。读者对任何一个关键句要点提出疑问时,都应当告诉读者一个简单的“故事”

关键句要点也需要引言

文章的序言具有以下结构:

背景(S)    =    人们相信使用X工具将获得Y

冲突(C)    =    确实在使用X,但是只有其他人获得Y

疑问(Q)    =    为什么其他人获得Y?

回答(A)    =    使用A+B+Y

引出新疑问“使用这些工具如何获得Y”,继而引出关键句要点:

使用标杆对比,以判断其产品或服务的相对相率/效能

应用局域业务的管理工具,以判断提供各种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对可能对业务造成影响的流程,着重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用一个能够更清楚概括本质的标题,通过回顾读者已知的关于该注意的只是,以及该要点将要回答的疑问

对流程的效率进行标杆对比

背景(S)    =    假设你已经使用全面质量管理,并将处理贷款申请的时间从两天缩短到2小时

冲突(C)    =    可以假定如此高的提高效率足以获得竞争优势

疑问(Q)    =    是否足以获得竞争优势?

回答(A)    =    只有与竞争者对比后才能知道

确定实际成本

背景(S)    =    假设你的企业现在已经通过标杆对比,成为最优秀的企业,所以其他企业都必须与你的企业进行对比

冲突(C)    =    完全有理由感到自豪,但前提是提供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实际回报,超过生产/供应该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

疑问(Q)    =    如何确定你是最优秀的,所获得的回报大于成本呢?

回答(A)    =    根据行为而非功能进行成本分析(基于行为的管理)

调整全面质量管理办法

背景(S)    =    已经通过了标杆对比,应用了基于行为的管理方法,并且知道你企业的哪些流程与竞争者相比还处于劣势,知道哪些产品或服务成本过高、哪些有很高的利润。

冲突(C)    =    应该开始改进这些流程

疑问(Q)    =    这是我们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时候吗?

回答(A)    =    是的,但此时进行的全面质量管理主要针对那些对业务有重要影响的流程

写出好的序言,必须遵循以原则

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读者而不是“告诉”读者某些信息

2、序言必须包含讲故事的3个要素,即“背景”、“冲突”和“答案”

3、序言的长度取决于读者和主题的需要

序言的常见模式

商务文章最常见的4种模式:

1、发出指示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或“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2、请求支持式(针对“我们是否应该这样做”等问句)

3、解释做法式(针对“我们应该如何做”等问句)

4、比较选择式(针对“我们应该做什么”等问句)

发出指示式

背景(S)    =    我们打算做X

冲突(C)    =    需要你们做Y

疑问(Q)    =    我们如何做Y?

将疑问强加给读者的发出指示式文章

请求支持式

背景(S)    =    我们遇到了一个问题

冲突(C)    =    我们的解决方案需要__美元经费

疑问(Q)    =    我应该批准吗?

回答(A)    =    您应当批准此申请,因为:

请求支持式文章的基本金字塔结构

解释做法式

背景(S)    =    必须做X

冲突(C)    =    还未做好做X的准备

疑问(Q)    =    如何做准备?

在开始写作之前,在纸上列出两个流程进行对比非常重要,可以防止考虑不周全

两个流程间的差异决定了关键句的要点

比较选择式

背景(S)    =    我们希望做X

冲突(C)    =    我们有各种不同的做X的方案

疑问(Q)    =    哪一种方案最合理?

围绕评估的标准写关键句要点 通过说明所有可能的方案提出观点 对”疑问“的回答

文章不是围绕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案”写作的,而是围绕“替代目标”写作的

序言的常见模式——以咨询为例

项目建议书

背景(S)    =    你遇到一个问题(用1-2句话描述该问题)

冲突(C)    =    你已经决定请第三方帮助解决此问题

疑问(Q)    =    你是我们应该聘请来解决该问题的第三方吗?

接下来的关键句结构通常由4部分组成:

1、我们理解该问题

2、我们有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方法

3、我们在应用此方法上有丰富的经验

4、我们的项目安排非常合理

实际写序言时,会倾向于将“冲突”和“疑问”不直接写出来,例如:

我们很高兴和您见面,并讨论了因公司内部持有不同意见而难以确定如何处理汽车后续市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我们的建议,希望有助于您从多种方案中挑选出合适方案,并制定能够使您在短期内取得较大市场份额的战略

项目小结

项目小结是顾问在某个项目的每个阶段结束时与客户或者自己上级交流的正式文件,一般在此基础上行程最终报告。除了第一份项目进度小结,其他项目进度小结都具有相同结构。

第一份项目进度小结:

背景(S)    =    我们一直在处理X问题

冲突(C)    =    我们告诉过你,分析的第一步是确定Y是否成立。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这一步。

疑问(Q)    =    你们发现了什么?

第二份项目进度小结:

背景(S)    =    我们在上一份项目进度小结中已经告诉过你,你们的生产能力存在问题。

冲突(C)    =    你说你们认为这不会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因为你们认为你们所面临的竞争会很快结束。你要求我们调查情况是否确实如此,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调查。

疑问(Q)    =    你们发现了什么?

回答(A)    =    我们发现你们仍然存在生产能力问题,而且情况比以前更严重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演绎是一种线性的推理方式,最终是为了得出一个由逻辑词“因此”引出的结论。归纳推理是将一组具有共同点的事实、思想或观点归类分组,并概括其共同性。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步骤

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导出一个结论的论述形式

演绎推理过程需要完成3个步骤

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解决问题的方案

线性演绎推理步骤

演绎推理过程繁琐,主要是因为演绎推理必须从简单明了的思想推导出复杂的思想

连环式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的应用

假设你想告诉某人必须以某种方式进行改革,你的论述的基本推理过程:

论述的基本推理过程

这种方法是读者在了解采取的措施前,必须重复作者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是用归纳法表达同样的思想,就很简单:

用归纳法论述更清晰、更简洁

在完成解决问题的思维后,可以将思想分类列入一个“工作表中”,将收集的“调研结果”、由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以及根据结论提出“建议”分类列出,看的更清楚。

必须使用演绎推理分析问题的步骤

当读者更关心“如何做”,这种情况下,我们将得到一个使用归纳法的标准的金字塔结构

某人:告诉我如何降低成本

你:降低成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某人:如何做到?

你:只需做到A,B和C即可。

一个使用归纳法的标准的金字塔结构

读者不理解,而更关心“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演绎法表达。如果不首先给予解释,读者就无法理解需要采取的行动

某人:告诉我如何降低成本

你:别想着降低成本了,还是考虑考虑把公司卖了吧。

某人:为什么?怎么卖?你肯定要这样做吗?天哪!

先了解分析方法的思路,然后理解需采取的实际措施

将演绎推理放在金字塔结构中较低的层次上,尽可能减少在演绎推理中插入其他干扰信息,在某个段落中使用演绎法是合适的。但是在较高层次上,归纳法总是比演绎法更容易理解。

连接演绎推理时,需要记住:

1、演绎推理的过程不要超过4个步骤

2、推导出的结论不要超过两个

连环式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在使用归纳法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我们需要具备以下两项主要技能:

正确定义该组思想

准确识别并剔除该组思想中与其他思想不相称的思想

归纳推理的步骤

进行归纳推理时,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能够表示改组所有思想的名词。这个词必须是一个单一名词,因为:

1、所有表示一类事物的词都是名词

2、该组思想中必定有两个以上(含两个)该类思想

归纳推理——将具有共同点的思想组织在一起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当进行演绎推理时,推理过程中的第二个思想必须是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的评述。如果不具有这一特点,就不是演绎推理而是归纳推理,你就应当能够用一个单一的名词概括这两个思想,以检验你归的类、分的组是否恰当。

不论你将几个句子组织在一起,是为了进行归纳推理还是为了进行演绎推理,你的思维都会主动预期某个归纳式结论或演绎式结论的出现。在呈现归纳或演绎过程之前,先告诉读者你的主题思想,以使读者能够容易跟上你的思路。

相关文章

  • 2018-01-30

    《金字塔原理》第一篇:表达的逻辑 《金字塔原理》的标签: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最初自己也是根据这个标签买这本...

  • 读「金字塔原理—思考的逻辑」

    序言 《金字塔原理》第一篇——“表达的逻辑”,讲述了写文章的逻辑,文章总是从金字塔顶端开始,自上而下地沿着各个...

  • 金字塔原理阅读笔记1

    金字塔原理 第一篇表达的逻辑 第1章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关键句提炼: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找出逻辑关系...

  • 51

    《金字塔原理》 第一篇表达的逻辑 表达的逻辑是让读者关注你的主题,并最后认同你的观点。 主题的思考:自上而下or自...

  • 读书笔记:《金字塔原理》--第一篇 表达的逻辑

    《金字塔原理》第一篇 表达的逻辑 - 幕布 (以上链接是用幕布做的读书笔记) 趁着上下班的时间,终于把《金字塔原理...

  • 《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 第一篇 表达的逻辑 第一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 大脑会...

  • 《金字塔原理》.mobi

    简介 金字塔原理:逻辑思维与表达呈现 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

  • 用这本书学会表达和思考 | 读书笔记

    优秀的人首先要学会清晰的表达 | 书单《金字塔原理》推荐 一、表达的逻辑 1、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

  • 第一颗作业:

    一、完成金字塔原理第一篇章的阅读。 表达的逻辑:读完真的收益匪浅,之前总感觉自己在表达上缺乏逻辑性,有时自己的条理...

  • 金字塔原理开篇

    金字塔原理开篇 1.概念 2,金字塔原理1 2.1简介 2.2表达的逻辑 2,3思考的逻辑 2.4解决问题的逻辑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字塔原理—第一篇表达的逻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ot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