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作者:王朔
阅读:20230115-20230217
读这本书的我,犹如一个三岁稚子,坐在蒲松龄摊的草席边贪心的喝着绿豆汤,一碗、一碗又一碗......
书中的故事明明离我很遥远,可又让我矛盾的觉得那就真实的发生在我的身边,整颗心被各个主人翁肆意蹂躏,感受着来自四面八方密密麻麻的钝痛。
在吴迪的世界里,心弦完全被吴迪紧紧拉扯着。一个前途无量的英语系大学生,就因为公园里的一次邂逅,认识了自称流氓的张明,一步错步步错直至亲手了解自我,令人唏嘘的同时不免感怀一二。若不经历黑暗,怎知还有黑暗的存在。这种经历也包括读书经历,愿吴迪的遭遇可以化为一盏明灯,为世间少女驱散一片黑暗。
张明呢,可以一个人去高档餐厅自如的消磨世间,也可以混迹于黑漆漆的地下室旅馆,转身又登上华丽的客轮。整个人身上充满张力,仿佛在告诉世人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再客轮上,两个女孩想住一起,就来张明换。张明也觉得一男一女住不方便,就爽快同意。去隔壁发现另一个房间也是女孩,抱着同样的心态退出来,想找来其他人继续换。结果都不肯换——都是新婚夫妇。也就是说,整个客轮的三等座只有张明一个单身男买到了一男一女的房间,其他都是情侣或夫妇。第一时间,想到如若我是要和张明换床铺的两个女孩中的一个,我都心理负担都很重。这种重并非来自换位,而是来自自己的行为为第三个女孩带来的变化。但转念一想,这就是文学创作,作者完全有这样的权利。就像施耐庵安排醉酒的武松被黄狗戏弄落水一样。为了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就霸道的让张明无奈居住在一男一女的房间,更重要的是这个女孩是和吴迪的性格相似,初见时发生的事情甚至对话都让人觉得是作者偷懒照搬过来的。读着那雷同的句子,连我一个旁观者都忍不住开始念起吴迪,为其心痛,更别说为了逃离吴迪阴影的张明了。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施耐庵上身,为作者喝彩!
和胡亦相处的过程,胡亦不时让张明重温吴迪的话语,让我不禁猜测胡亦到底是不是吴迪的朋友来找张明报复,还是那个时代流行这样的话语?
同样作为一名女性,我为吴迪和胡亦的遭遇痛心,为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庆幸,同时又不免为千千万万的女孩而担忧。特别是自家姑娘,因为自己的经历一片光明,在此之前,我从未为此而产生担忧,理所当然的以为未来依旧是光明的。可现如今,我心生焦虑。暗暗下定决心,要将这本书买回家放在书架上,期待在合适的契机下,孩子带着兴趣去触摸、阅读,提前了解这个世界的多面性,怀揣一道护身符。
阿淼写于2023年2月1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