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386245/01200b0f4fd52784.jpg)
【问题】怀疑医生,不敢吃药,怎么办
最近心情不好,去医院挂了心理科,第一个医生给写了百忧解但是没开,建议我去做心理咨询,我就挂了心理咨询科,结果医生很急的样子,我感觉没描述几句就建议我吃药,开了一盒百忧解,我问她是抑郁症吗?她说是抑郁状态,可是抑郁状态为什么要吃药呢,搞得我现在看见开得药也不太敢吃,我该不该吃药呢,还是换一个医院的医生看,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万一病人那么多,又碰到医生是同样的情况怎么办呢?
【回答】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的专业伦理受训中都一再被强调要求不能给来访者关于精神科诊断和用药的建议,作为一名答主,更非在专业身份和位置上,更不好从专业的角度正式给有关用药的建议。但是在停了很久的答疑后,今天收到这个邀请还是决定回应(而非专业答复),是因为我非常了解和理解有心理困扰的求助者在医院精神科或心理科求诊的这类困扰,首先想给你一个共情的抱抱,再试图对抑郁症状和抑郁症给一点基本的概念澄清,再对下一步求诊方向(而非用药建议)给一点建议,希望对题主有帮助。
一、医院精神科诊断的常见现象和原因
的确在现实中,心理疑病的求诊往往被生理疾病的求诊同化了套路(测评、询问症状、开药),使得我们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去精神科、心理科求诊却经常得不到确定的答案和被安抚的体验。原因在于:
1、心理问题往往个体化、差异化突出,其确诊本来需要在表面症状之下做更多观察和探索,但是跟生理疾病类似的问诊模式让短时间的表面化、粗略化的问诊难以得到确定的断论,如果医生有更多细致的询问和谈话,能够有更全面、准确的判断,但往往因为影响坐诊效率而被精神科医生普遍绕过。
2、药物是医院精神科的主要干预和治疗方法,如果对精神科和心理科有细分的医院,心理科应该更偏向用更细致的谈话和咨询方式工作以区别于精神科,不知你找的“心理科”是不是其实还是精神科。如果是这样,你遇到的处理方式是常见的,精神科主要针对表面症状工作,很多用药就是针对症状的,不管是不是诊断抑郁症,如果你有明显的抑郁症状,有些药物在精神科医生的经验里都是可以缓解症状的。
二、如何判别抑郁情绪、抑郁障碍和抑郁症
1、抑郁情绪,是每个人日常都可能体验的负性情绪。
2、病理性抑郁发作,是指在连续2周(半个月),持续存在临床上明显的痛苦,或在社交、职业、生活自理、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或其他重要方面的社会功能损害的改变,表现为下列5项症状以上,其中至少一项是(1)心境抑郁 或者(2)丧失兴趣和乐趣
(1)几乎每天大多数时间存在心境抑郁(儿童青少年可能表现为易激惹);
(2)几乎每天明显的对绝大多数活动丧失兴趣或乐趣;
(3)显著的体重下降或增加(一个月变化找过5%以上);
(4)几乎每天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不仅主观感受,而且他人可观测到);
(5)几乎每天失眠或嗜睡;
(6)几乎每天觉得疲劳或精力不足;
(7)几乎每天无价值感或过度自责;
(8)几乎每天思考或注意能力减弱,或迟疑不决;
(9)反复想到死亡(不仅仅是恐惧死亡);反复出现没有具体计划的自杀意念;或者自杀未遂或有特定的自杀意念
3、抑郁障碍,是一种心理疾病,指非因躯体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病症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和持久的抑郁症状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在抑郁症状群基础上,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或激越症状、各种与抑郁有关的躯体不适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障碍分为:
1) 抑郁症
-重性抑郁障碍(MDD,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主要的/大多数的/典型的抑郁障碍)
-持续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
2)其他抑郁障碍:
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
经前期心境恶劣障碍
其他躯体疾病引发的抑郁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药品引起的抑郁障碍
其他特定的抑郁障碍非特定的抑郁障碍
三、后续可能的寻求治疗或者咨询的方向
1、回溯和自评对照上述标准简单自评目前的症状严重和持续的情况、对现实功能的影响程度,回溯近期进入这样的状态的诱因、过往的抑郁发作历史,如果症状和影响严重,不要讳疾忌医。
2、精神科诊断和心理咨询结合可以找当地口碑好的擅长心理咨询的精神科医生主诊,听其建议决定下一步是不是服药,疗程如何安排,是否需要辅助心理咨询或是只做心理咨询。
3、尊重科学,遵从医嘱,对服药持中立、开放的态度如果怀疑之前的诊断,可以再求诊确认,如果症状严重,还是要遵医嘱服药,对药物的作用既不否定,也不依赖,及时向主治医生沟通用药情况和效果、反应。
最后,除了寻求进一步的诊治或咨询,可以从容易做到的做起,调整作息,调用运动、兴趣等方式以及身边的支持资源尽量调整自己的生活,通过积极行为和有利资源驱动心境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