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悟后起修,才是真修——《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读书札记

悟后起修,才是真修——《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读书札记

作者: 艳子微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4-01-19 10:56 被阅读0次

偶然读到陈宇廷《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非常独特的视角与体验。

这是一本个人自传,也是一本寻找生命答案的书籍。

作者陈宇廷是一个颇具传奇经历的人士。

陈宇廷(1964——),国民党名将、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陈诚的长孙、台湾前“监察院长”陈履安长子。觉性科学两位创始人之一,推广科学化、现代化、生活化、非宗教化的禅修。

在本书中,陈宇廷讲述了自己传奇的半生经历:

前半生功成名就:在台湾的少年时光,在美国普林斯顿和哈佛MBA的求学,在投资银行和麦肯锡工作。这已算活成人中翘楚。

后半生功德圆满:为了寻找生命的答案,他曾经出家为僧三年,在禅宗、汉传佛法、藏传佛法中找寻修心的方法;又到西藏、青海、云南、印度、尼泊尔,追随近百位高僧活佛学习。还俗后与格莱美音乐家央金拉姆成婚。最后成为觉性科学创始人。

作者说,自己以非凡的勇气和坦诚写下这本《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是希望“让认真寻找心性的朋友们,不必走弯路。

读这本书,可以获得作者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体验与感悟:

(1)作者在美国名校求学,在美国名企工作,细节丰富,精彩纷呈,对于希望前往美国学习、工作的人士来说也会有不错的参考借鉴。

(2)作为一个国防部长的儿子,读过哈佛,为啥要出家又返俗?

(3)作者是如何走进婚姻,又在婚姻中如何获得修行?

(4)作者最终创立的“觉性科学”是怎么一回事?

以下仅针对比较感兴趣的内容,略作摘录整理。

为什么要出家?

我想要明心见性,想要了解整个佛法脉络,想要修行成就,经验实相,开发慈悲智慧,自己觉悟了以后回来度众生。我一直在找寻答案,自己也在生活中很努力去实践,直到今天也从来没有停下来,这是我今生的心愿。

出家时对自己内心境界的体会,比禅七的时候更深。在社会上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蛮好的人,努力读书工作,没有作奸犯科,对亲人朋友也不错,但是出家之后完全静下来,今生和过去的各种习性和业力会一直不断地浮出来,会发现自己真的做不了自己的主人,各式各样的念头都会出现,好的会很好,坏的会很坏。

出家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我发现在寺院里,你不以身作则,根本没有人理你,做事特别特别不容易。它跟以前做企业很不一样,在企业里可以威胁利诱,给奖金,你不行我炒你鱿鱼。在寺院里,人不犯重大戒律或错误,是不能赶人家走的,一定得用“心”才能领众。我一点点向大家说明为什么我们要办这次万人朝山、目的是什么、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发慈悲心通过办活动修行……反正想尽办法感动师兄弟们,劝他们投入。哎呀,这可是和麦肯锡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修行是否一定要出家?

自己出过家,我清楚地知道,人不会因为把头剃了而突然业力烦恼减少了,突然变成好人、善人了,也不会因为信了佛教而突然生起慈悲心或智慧,更不会因为拜了伟大的上师,摸了摸头,而突然证悟心性了脱生死。这一切,都必须先建立正确的知见,再经过自己的亲身禅修才能得到。

现在才懂,并不一定要出家或是到寺院里面去做义工、捐款、打坐才是修行,才有功德,完全可以不离开日常生活,吃饭、走路、开车、上班、开会、看电影、谈恋爱、听音乐、打球,随时都可以禅修。但是必须要把一些基本方法学会,而且一定要先体会到“觉性”,或是说有了初步的“悟境”才行。老和尚常说的“悟后起修,才是真修”,指的就是这个。没有悟之前,修行是修行,生活是生活。如果没体会到“觉性”,容易成了口头禅,自欺欺人。

悟了以后还要证悟,才能自觉觉他,自己证悟了才能真正利益众生。一般的佛事活动,不论是寺院建设得多么宏伟,佛学学得多高深,有多少万信徒、多崇高的宗教地位,都只是和众生结个善缘,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释迦牟尼佛本人并没有提倡信佛教,他只是单纯地教授证悟的方法,弟子们认真地练习,自然就证悟了。

为什么“觉性”很重要?

觉知自己的言行,觉观言行背后的起心动念。觉的强化与肯定,令身心逐渐趋于轻安,从而做到转烦为智,心生慈悲欢喜;继而放松无为的今晨,在念头和念头之间那个停顿的片刻,有种特别的觉受一瞬而过,从造作到无造作。

“不知不觉”才是烦恼恐惧的真正根源,“觉知”不会妨碍我们的生活,反而让生命更加充实。

 从更深一层来讲,一切都是自心化现的一个游戏,重点是要能保持觉性,不落入执着

修行最重要的,是要尽早经验到自己的觉性,学会在生活中禅修的方法,然后在日常生活中练习。

禅修,则是指帮助人将心静下来,深入心与生命,开发慈悲智慧的各种方法。不少人误以为禅修就是静坐,依照规定的姿势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事实上,禅修是指一切动静中都保持“觉”——“带着‘觉’生活”。禅法是开启自性、觉性的方法,如果你时时刻刻保持“觉”,你时时刻刻就在禅修。

其实,如果掌握了正确的禅修方法,不需要离开工作、家庭、日常生活;行住坐卧都是禅修,语默动静都是禅修。不只健康快乐的时候可以禅修,病痛烦恼的时候,一样可以禅修。健康快乐或病痛烦恼的时候,都可以禅修。

觉性其实是人人本有的,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们,是我们把它遗忘了,只要通过指引和练习,很快就能熟悉。

相关文章

  • 悟后起修

    心想生老师说要悟后起修,对于功课,一直都是半做不做的,其实是还没有真正悟到,只是知道了而已。 比如,狂野想象的向宇...

  • 悟后起修

    百战归来再读书,来世再续今生缘

  • 悟后起修

    昨晚静坐观察情绪后,突然失眠,头脑一在告诉我晚上休息不好明天上班可没有精神,就在这种纠结着翻来覆去到了凌晨三点!早...

  • 悟后起修

    复活的第一天,终于有了心力,从好好说话开始,从当下对待身边人每个表情言语开始,回到家干了很多活,收拾打扫卫生洗衣服...

  • 悟后起修

    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要悟后起修了,证悟后才是在道上行走,路对了,终会到达山顶的一天!若是不证悟,盲目瞎走,将在错误的...

  • 悟后起修

    读史太少,上午看了好多历史故事,发现历史中的人物,善终是个大难题。而没有善终,却能找到清晰的脉络,就是那一念心。能...

  • 悟后起修

    日常生活中修行: 1.心流状态专注做事; 2.时刻观察觉知自己的念头; 3.活在当下。

  • 悟后起修,修什么?

    接着上周的话题,继续梳理自己闻思的总结,上周说到人是否只有在定中才会生慧?在文章中说过两种定的境况,假定-形定神散...

  • 十全大补之十全

    禅宗临济宗,天台法华宗,宗通并教通,妙义只在: 理即顿悟,事可渐修。 悟前资粮道,悟后起真修,十全...

  •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晨读会的伙伴们早上好,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书名是《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这本书是我妈妈一个信佛的学生寄给她的。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悟后起修,才是真修——《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读书札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qk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