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和了不起的我

我和了不起的我

作者: 地球上的星星的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20-04-02 00:48 被阅读0次

认知存在边界,知识不存在边界。人存在边界,世界不存在边界

人与自我的冲突是人生故事里最重要最核心的情节。我们都不喜欢冲突,因为冲突代表了阻碍、困难和打击,冲突让人不舒服。

与因果关系不同,冲突没有一个固定的结果,无法控制。但我们没办法避免,因为现实世界与我们头脑里的世界总是有无法统一的存在。我们的大脑像是个独立的高等生物,可以创造假象,控制我们的行为。


那么这本自我发展心理学如何让我们在冲突中开启行为层面的改变呢?

首先,每个人都有可能性和选择。

改变需要什么?动力、勇气、自省......但你要明确一点,改变的责任只在自己身上。无关他人或者环境,是自己对不对的起自己的问题。

同样,只有把自己的事看的很重要,别人才会尊重你的想法。所以只要是关于你自己的事/想法,它就很重要。


改变的本质是什么?是创造新经验。

就好比大象与骑象人故事,骑象人代表理性指引方向,大象代表感性成为动力。表面上看骑象人的决定权更大,但实际上大象的权力更大。

骑象人与大象的冲突,是改变的意愿和不改变的本能动力之间的冲突。就好像我们一只脚踩着油门,一只脚踩着刹车,能量就这样消耗了。


为什么行为不容易改变?

人的生存本能是寻求安全感,控制越多的越好,所以不愿变化是本能。

那么在安全可控的舒适区里,一定是舒服的吗?不一定,就像监狱里的犯人、高强度劳动者一样,舒适区不一定舒服。是否走出了舒适区,与环境变化没有关系,关键在于你的应对方式有没有变化?你与环境的互动方式有没有改变?


那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开启行为的改变?

首先你得了解自己,问问自己:我底在恐惧什么?我改变的动力在哪?

人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个体,恐惧与希望、爱与怕同时存在与我们体内,如果你希望自己拥有希望与爱,那你需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期待上,忽略其他的东西。

不良习惯是为了应对压力和焦虑产生的。所以解决不良习惯,不能再用自责和内疚来推动。而是相信自己能变得更好,对自己的爱与期待是改变最好的动力。

虽然不管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感触动,都会引发改变,但消极的情感可能带来自我否定、过度自卑和抑郁的副作用。

我给自己设定了哪些限制而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我们常常以为自己活在常识和潜规则里,无法改变。其实那只是自己的假设罢了。我们并不能真正预见事件的结果,它受诸多不可控的因素影响。

思考一下自己做假设的过程,你可以在一个安全可控的环境下或者没有太大后果的环境下探索、尝试,你会发现自己所假设的那种糟糕结局并不会出现。你不敢跟人争论,因为害怕对方生气。你不敢释放自己,因为害怕别人批评。你不敢......其实后果没有那么严重。


了解完自己后,我们已经准备好改变了。

培养环境场:意识总是先于我们发现环境中所隐藏的信息,创造环境场,就是利用功能空间假设,让大脑先产生反射,意识到你该做什么,行为就不自觉的随着意识产生了。

创造一个用于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并在环境中放上具有启动的意义的物品。比如:显眼位置上的瑜伽垫、书桌上打开的一本书......每次到了这个空间就先做5分钟在这里要做的事。

幻想成功:想象成功的结果,能帮助明确目标。但更重要的是回过头去看看来时的路,我们就能看到方法和路径。虽然是在想象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改变的,但大脑会以为我们已经成功了,还能提供给你一套方法。

塑形和强化:在动物行为管理与训练上,训练一个新行为的产生有两大基本原则。一是正强化、二是塑行法则。

利用正强化,在改变过程中给自己奖励,物质的或精神的都可以。要注意的是在改变前期,每一次改变都要有奖励,而且是立刻奖励,如果隔了几个小时也就没有强化的作用了。改变完成后,只需要偶尔给自己奖励即可,强化脑袋里已经建立的反射机制,让大脑体会到改变的好处、愉悦感。

塑行法则,意思是每次只进行一点点的改变和尝试,不要给自己太大难度或压力,把大目标划分为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然后分步达到。

要注意的是每一次最好只改变/塑造一个行为。


在改变过程中还要常常反思

对自己的不满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但也可能有副作用。比如焦虑和自卑。关键在于,你应对产生的问题是不满还是接纳。接纳自我并不等于不改变,也不等于就能获得平静和幸福。

接纳自我的本质不是为了追求某个具体目的或结果,而是舍弃对生活的控制。放弃想去控制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放弃对“完美自己、完美世界”的执念。不去盲目追求改变,而只专注于自己想做什么,去做就好,其他的问题就让它存在也无妨。

如何判断是不是自己能改变的东西呢?你能改变不如你意的世界吗,你能改变他人的想法吗?你能改变自然发展历程吗?若不能,就放下。

愿你有勇气去改变可改变之事,愿你有胸怀去包容不可改变之事,愿你有智慧能够分清二者之间的区别。

相关文章

  • 了不起的你,和《了不起的我》

    一年三百本,周一到周六,每天6:30,在微信群里讲一本书的精华。 2月15日,第55本,讲《了不起的我》。 以下是...

  • 《了不起的我》——了不起

    作者:陈海贤 如何拥有一个更好的人生? 改变 改变非常难,其实难在你心里。 人生突破的本质是心理系统的更新。 改变...

  • 《了不起的我》

    看俄罗斯长寿综艺《通灵之战》,印象最深的不是各个灵媒、巫师怎样使用魔法召唤神明帮自己破解谜题,而是每个身处心理绝境...

  • 了不起的我

    • 行为的改变• 思维的进化• 关系的发展• 走出人生的瓶颈期• 绘制人生地图 世界先于我们存...

  • 了不起的我

    • 行为的改变• 思维的进化• 关系的发展• 走出人生的瓶颈期• 绘制人生地图 世界先于我们存...

  • 了不起的我

    新到一本书,名字叫《了不起的我》,陈海贤写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书到了,刚刚翻开。 陈海贤是谁呢? 他是浙江大学心理学...

  • 了不起的我

    • 行为的改变• 思维的进化• 关系的发展• 走出人生的瓶颈期• 绘制人生地图 世界先于我们存...

  • 了不起的我

    前些日子在得到上听了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后面老师将这门课程打磨成一本书——《了不起的我》,顺手买了一本,想...

  • 《了不起的我》

    今天打开书的某一页,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作出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一定是这个“自我”有问题,比如意志不坚定,情绪...

  • 了不起的我

    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是挖掘人性,找出人性底层的原因,还给出改变的方法。 但人生的改变之路,充满艰难。就算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了不起的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qt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