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传略012】冲破藩篱初悟道 偶逢诏命再迁官(2)

【王阳明传略012】冲破藩篱初悟道 偶逢诏命再迁官(2)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3-11-04 06:00 被阅读0次

    贵州按察副使兼提学副使毛科致仕,毛科几年前已经在浙江严子陵钓台附近创办了桐江书院,此次致仕,便前往桐江书院养老。

    贵州的同僚都不忍他离去,大家在贵阳南门为他举办了饯行宴,席间众人纷纷赋诗称赞毛科的为人和政绩,王阳明为之作赠别序,其知行合一的主张在文中已经体现出来,其序云:“君子之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之而不行者,往而不返者也;舍之而不藏者,溺而不止者也。公之用也,既有以行之;其舍之也,有弗能藏者乎?吾未见夫有其用而无其体者也。”

    毛科致仕后,朱玑(字文瑞)接任贵州按察副使,席书接任贵州提学副使,七月到达贵阳,八月聘任王阳明为文明书院主教,朱玑便让两个儿子朱光弼、朱光霁到书院就读。

    王阳明龙场悟道,与一个人关系很大,他就是席书。

    席书和王阳明是故交,但席书的资历更深。王阳明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而席书是弘治三年(1490年)的进士,比王阳明早九年。弘治十三年(1500年)六月,王阳明被任命为“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与部分同僚形成了一个“西翰林”学术团体,王阳明渐渐成为其中的翘楚。席书对王阳明非常赞赏钦慕,两人就经常往来。直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席书离京赴河南任按察佥事,两人失去了联系。

    席书在王阳明探索圣学的道路上,既发挥了正面推进的作用,又有反面的激发作用,这源自席书本人的真诚,王阳明在解决席书的困惑中,自己的思想也逐步贯通起来。

    席书是一个有独立见解而又谦逊的长者士大夫,他与王阳明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基础,那就是对举业的态度。王阳明还在少年的时候,就认为登第不是第一等事,成圣才是他的追求。

    席书则看到了举业本身的弊端,他明确指出举业之学与古圣贤之学是割裂的。在科举道路上行走的人,所奔走者形势,所趋向者利禄,按照举业的要求攻读古代圣贤的学问,不但悟不透其中的真谛,而且往往不关心圣学的根本是什么。

    作为教育主官,他发现书院的学生无非属题命意,改课文,锻字句,以迎主司之意;裁新巧,以快主司之目。朝廷以是取士,学生以是挟策,老师除了教这些没有其他东西可教,学生除了这些,没有其他东西可学。席书自问,难道这是科举取士的本意吗?科举成为获取功名利禄的手段,人们终生研读五经,无非是为了功名利禄,科举把一大批真正的英雄豪杰都耽误了。

    但是,举业又给贫寒之士向上进步的机会,韩愈就是在学习经典中悟道的,朱熹认为不是科举本身累人,而是人们自己被科举牵累了。

    这就是席书的困惑,他的问题是如何把举业和圣学统一起来,这是他作为提督学政所关心的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略012】冲破藩篱初悟道 偶逢诏命再迁官(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vtm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