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不同,结果不同,经历不同,见识不同。
“如果有机会有能力,一定要在北上广生活,即使不行,也要在那样的城市留下生活的痕迹,不为什么,只为让自己不那么无知。”这是我在《拒绝逃离北上广》这篇文章中看到的最现实的一段文字。
今天又读到《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时,更让我明白选择的重要性。
功成名就之前的李斯,在二十几岁的时候还是楚国上蔡县里一个看守粮仓的小文书,每天的工作就是记记账,算得上是很稳定的工作,放在现代,地位就相当于是县城里的一个小公务员,离家近,工资不多但也能管温饱。按理说,这样的工作没有人会轻易辞职吧?毕竟那是在2000多年前,有个一官半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过,这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让他开始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有一天,李斯去上茅房,看到茅房里的老鼠被自己吓得惊慌逃窜,李斯见到此情此景,感叹茅房里的老鼠吃着污秽不堪的东西,看到人或者狗靠近,吓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而对比自己看守的粮仓里的老鼠呢?吃的是大米,住的是米仓,对老鼠来说算是豪宅了吧,而且根本不用担心人和狗的威胁,还可以在成堆的粮食里嬉戏玩闹。同样是老鼠,为何差别就这么大呢?李斯想了又想,明白了,两个字:环境罢了。李斯由老鼠联想到自己,觉得人和老鼠也是一样的,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根本不大,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自己留在上蔡县这个小地方,一辈子一眼望到头,就是这个样子了,哪怕死了,也就像一阵风飘过,什么都留不下。
鼠类尚且如此,人更加无法逃离。最终李斯选择“辞职”,才有了后来从一介布衣到成为嬴政的左膀右臂,和秦王嬴政一起参与收服六国,见证天下一统的历史功绩。
朋友是做平行进口车的,他的朋友圈经常发一些豪车图片,都是我们这些小城市里的人没有见过的车。我们只能通过车标来辨识这是什么车,但是具体的车型、性能、马力等一概不知。有一条,朋友发了一款宝石蓝的玛莎拉蒂的跑车,有个二货不认识车标,直接在微信评论区问到:“请问,那个粪叉子是什么车?”整个朋友圈一片躁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28130/7a8e3b4740682b76.jpg)
也许在北上广一个四五岁的孩子,面对这些豪车车标会如数家珍,大街上车水马龙,他们从小就着各式各样的车从他们眼前经过,他们地下停车场跟国贸车展并无区别,而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纵然学识很好,但是没有见识,所以才会“少见多怪”,见识是城市生活给人类的灵魂世界带来的最丰厚的礼物。
见识导致了贫穷,而贫穷限制了想象。
民间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笑话。我看到一个故事,说两农民聊天吹牛,一个吹牛说我见过皇上金銮殿。那个说金銮殿什么样,说金銮殿那好,左边一个油条铺子,右边一个烧饼铺子,皇上想下来吃哪个就吃哪个,都不给钱的。一个农民他能够想像的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就那样。一个捡粪的坐路边上叹气,说他妈的,我要是当上了皇上,这捡粪的叉子得是金的,而且路两边的粪都得归我一人捡。
无独有偶,前几天微信群里,朋友扔出一张魔都一家酒店,一桌客人,吃了一顿饭,8个人,40余万。人均5万,仅服务费就3.8万。这在小县城就是一套房子的价格,而对于大城市,连首付都不够。“富人一席酒,穷人半年粮”,作为穷人的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怎样的一道菜可以上万,怎样的服务才能是我们这些穷人一年的工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228130/75c11c27990893b2.jpg)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见识,他跟你聊人工智能、区块链、比特币,而你却满脸写满问号,一脸茫然。“城市的车水马龙让我迷失方向,我觉得自己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所以只想逃离”。这是我刚从农村走出来时写给自己的一句话。没有见识就无法融入城市化的生活,你和他们在交流上永远横着一条鸿沟,你跨不过去,他们也不会跨过来。想要逾越,无他,只有在大城市生活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