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示
在2018年的3月份,我偶然之间接触到了一本书《请停止无效的努力》,简单看了以后发现相当不错,就一次性多买了几本,在办公室里进行了兜售。后来,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发觉得不错,又趁着打折买了一批,送给了团队成员以及合肥子公司。不过,说来惭愧的是,我看书的热情却没有保持多久,直到这个月,前后历时一年的时间,才慢慢读完。
困境?专属困境?
上周周中的时候,突然因为工作之中的一些事情,情绪特别的不好;坐在工位上,尝试通过处理一些别的事情来淡化情绪的影响,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还是会时不时停下来,生一会儿闷气。
午饭之后,溜达回来,躺在床上,心情依旧没有平复。打开手机的一瞬间,突然想到刚刚在《请停止无效的努力》中看见的一段话:“碰到困境的时候,去质疑一切跟这个困境有关的思维和情绪模式。而大多数时候,我都能考这种方法,找到一条走出困境的路。”
当我又认真阅读了一遍这句话之后,我感觉自己脑中愤怒就像一个被扎破了的气球,一下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此后,我又对自己的“困境”重新进行了一次回顾,又回顾了一下以前类似的情况,我发现其实我的困境是我自己造成的;造成困境的根本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我不擅长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沟通;第二是我对“权威”的期望过高。(这里的“权威”,不仅包括工作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
仔细回顾过往,类似的情况往往发生在我和“权威”发生冲突的时候。最初的冲突可能在于对某个事情的看法、态度和处理方式上,但由于我本能的认为“权威”应该能够做出合情合理的判断和处理,所以我会很有挫败感,甚至会很愤怒;进一步由于在情绪激化的时候没有合适的沟通手段,导致要么放弃沟通,要么爆发严重的冲突。上周的情况,就是放弃沟通之后的结果。
当我把这中间的逻辑都理顺之后,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困境”都只是自我设限的结果,是我的专属困境,在他人看来,也许都是能够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小问题”。如果不能够改变固有的行为和思维模式,那么我们总是会一次一次又一次掉进自己挖出来的坑里,如此循环往复,直至生命的终点。

记得在体育界也有类似的故事,在大概60多年前,当有人在4分钟之内跑完1英里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无法突破这个记录,甚至人们开始论证这个记录是一个人体的极限。但当第一个人突破了这个记录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突破这个记录,时至今日已经有1000多人突破了这记录。
在上周半马突破2小时之前,其实我也一直对这个目标持怀疑态度。由于之前在10km的距离上,很少能够达到5′40″的配速,即便能够达到,也累得够呛,所以跑之前我也对能否跑进2小时持怀疑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不是有李鹏带着,我想我可能自己就放弃了,我也就会被继续困在自己的编织的困境里。但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我觉得我还是有希望跑进1小时55分的。
写在最后
当文章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我应该已经很了解自己是掉进了一个怎样的坑里,虽然也没有从坑里出来,但是也算是少了很多的焦虑,多了不少的惬意。既然一时半刻出不来,那就先休息一会儿吧。各位,周末快乐,下周见~

第77篇(77/1000),2019年3月30日,于北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