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顺事易顺
昨天收听“央广新闻”,中间听到一条类似广告的警示语,觉得它很是有益,人们若是真能理解并在生活中那样做的话,肯定会与人和谐相处,人际关系会处得融洽一些的。
说它相似于广告,因为它用时很短,跟前后播报的内容没有连结,就那么独立的一段话,可又不是国内外新闻报道,又不是人物通讯,又不是广播剧,又不是天气预报等,虽然不是买卖东西的那种推销,却感觉很像强调一句话的广告一样。
它的内容是以一个女儿的身份,与父亲谈话,第一种方式是指责、教育、居高临下的语言,直通通地说父亲的不对之处,那父亲听后,气呼呼地转身离开,女儿没有达到劝说的目的,反而激怒了父亲。第二种换成了和颜悦色的方式,先不谈父亲的不对,而是先泡杯茶,让父亲坐下来喝茶,不聊父亲听不进去的事,絮絮叨叨说些题外话,最后达到了劝说的效果。然后得出了结论:气顺事才顺。意在表达谈话的情绪重于谈话的内容,情商高下,是解决问题成败的关键因素。联想到那个《触龙说赵太后》的触龙,就是有名的说服难说服执政者采纳良言的例证。不直接出击焦点,以话家常,关心赵太后吃饭如何,出行怎样,再以求为小儿子安排好工作推开,引起赵太后的共鸣,达到长安君质齐国救赵国的目的。
小宝她爷曾经说服过一人。那是一人子因为想离婚,跟他父亲闹起的矛盾,激烈到儿子手持切面刀,凶狠地砍其父门闹腾的程度。那父亲吓得关了门,打电话到小宝她爷办公室告状求救。小宝她爷急忙去了他们家,见其猖狂持刀状后,说道:“你有啥话,咱好好说,如果你爸值得杀,我帮你一起杀,咱两杀不了你爸,我再多叫几个人来帮忙。”那脾气暴躁的人子一听,扑哧地笑了。他后来坐在小宝她爷办公室说了委屈,然后通过几次调解,那父亲妥协,不再干涉儿子婚事而平息矛盾。
真如此的,先把气理顺了,事儿好办了一半。带着敌对情绪,只会膨胀着对方的执拗之意。一听都反感,怎么能让其认识、改变自己不正确的想法呢?若态度上再生蹭冷倔一点,不火上泼油才怪哩。
与人好好沟通交流,的确是个技术活。有学之不尽的道道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