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观《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作者: 墨泉之意 | 来源:发表于2017-07-24 12:11 被阅读0次
观《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片子大概是在16年年初时开播,在取得不凡的反响后也有了电影。但是我拖到了17年7月才看,实在有些惭愧。纪录片有三集,每集大概50分钟,时间不长,但却意义非凡。

.        制片人做这个纪录片的初衷也是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去看,关注,了解,所以特来推荐。

          . 当我看着开头的宫廷钟表在齿轮带动下发出悦耳、清脆的声音,甚至伴随着鸟鸣、钟声,这声音仿佛有魔力一般,消除了心中所有的不愉快。我深深地被文物所折服。

.              故宫里的文物修复组,大家好像是一家人。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没有我想的那么拘谨,严肃,反而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完成,他们与我们无异,但他们其实是中国顶级的文物修复师。故宫实行的是师徒制,在古法中,却延续着一份特有的情感。有的或许是家族,从他们的祖辈父辈开始,便踏上了修复文物的道路。

                之前的我甚至对文物有些不屑,讨厌,总觉得这是历史学家才要去研究观察的,和我们的生活似乎毫不相干,但不是的。

.            也许有人说,他们的一生或许不为人所知,只是复原了文物仅人参考,观赏,好像并没有什么。但不是的。

          就像其中一位修复者说的,对佛的理解不同,刻出来的样子也是不同的,怎样才能刻出那种神秘,纯净的微笑是最难得的。人活在世上,总想要留下些什么,可能有人说他们留下的就是文物,但在修复的过程中,对文物的理解,与上一个修复者的对话。这些都是他们作为匠人所独有的。

            文物中所有的,还有他们的精神,也许是追求完美,严谨认真的精神,或许还有的是他们对美学的理解,文化的底蕴,极强的审美,而我们去观赏文物时,也不仅仅是观赏它的外貌,还有它所有的对美的感受,就是这样的文物,造就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审美,造就了独特的东方美。(这是我对文物的理解,还望包涵)

            片中,还有说,做这一行要坐得住,不仅是身体更是心。故宫的姑娘不能喷香水,化妆,还打趣地说这是一种自然美,在这里久了,就好像与外面的世界脱轨,其实我很羡慕,但不一定能做到,宫廷钟表修复八个月,200多天时间,这里的时间好像很慢,与外面的快节奏不符,享受生活。我感受到的却是一份独有的平静。

        最后谢谢这些大师们,为我们留下这些。谢谢。

相关文章

  • 观《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片子大概是在16年年初时开播,在取得不凡的反响后也有了电影。但是我拖到了17年7月才看,实在有些惭愧。...

  • 观《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今天去看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受妖艳做作,美丽动人的不懂老师的强势安利,去看纪录片。 一提起匠人精神,动辄言...

  • 观《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前 言 北京之行结束,草草地游览故宫后并不满意。我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故宫不仅是封建王朝的皇家...

  • 观《我在故宫修文物》

    一种职业,一份责任,无尽耐心。

  • 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第一次知道这个纪录片,是在古典老师的文章中。“我在故宫修文物”,你在办公室干什么呢?于是,我克服了一下我的拖延症,...

  • 我在故宫修文物 有感

    前一阵在电视上无意看到这《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纪录片,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爱好者抱着吸收一点专业文物知识,以后跟一块写...

  • 《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今天天气很好,一早下楼做核酸发现院子里的桑树结了小桑葚;树下的紫色小花儿开的热烈,铺满了花坛边儿;院门口的石榴树开...

  • 《我在故宫修文物》 “修”的何止是文物

    一直听说过来自老一辈儿的一种说法,:你们这一代人啊,东西坏了第一反应是去换新的。这和我们不太一样。在我们那一代,东...

  • 观看《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最近,观看了中国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感触颇深。 首先,我被纪录片里面涉及到的各种文物震撼到了。纪录片里面展示...

  • 读《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最近终于将惦记了很久却一直没有看的《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翻出来看,看完后尤不过瘾,又把书籍版本找出来看了一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我在故宫修文物》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fb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