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思想海
年过四十,学会平衡

年过四十,学会平衡

作者: 月色沉思 | 来源:发表于2021-08-16 08:37 被阅读0次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第四》中说: 四十不惑。

经历过二十岁时的立志求学,三十岁时的立身处事,四十岁时人到中年,为人为事已经懂得 平衡最要紧。

再大的风雨不退缩,再大的波折不惧怕,是四十岁的人拥有的底气。

跌倒了不喊疼,失败了不气馁,是四十岁的人拥有的淡定。

明朝思想家洪应明有首对联这样写: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人到中年,其实就是这样的平衡状态,过往不究,来者不惧。

1、格局:出众可喜,出局无忧。

演员姚晨在微博上写过一句话:人到中年,不出众,便出局。

听起来好有紧迫感,不出众的人生就要出局了吗?只是出局了又怎么样?天又塌不下来!

姚晨曾在一期《中年女演员的尬与惑》的演讲中说,腾讯找她来演讲,是觉得她是独立、自信、坚韧、成功的女性代表。

然而她自己绞尽脑汁,蹦出来的却都是彷徨、沮丧、无力、失败的画面。

事业鼎盛时期的姚晨,在2013年和2016年先后生下一双儿女后,导致事业彻底陷入停滞状态。

怎么办?即将四十岁的姚晨,站在人到中年的关口,是去尝试不同类型的表演,还是一直待在家里带孩子?

在演讲中,姚晨讲了一句话:选择你能承担的,承担你所选择的。

明白自己真心热爱表演事业后,姚晨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边开始拍电影,一边陪伴两个孩子慢慢长大。

在电影《找到你》获得第一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年度女演员奖后,姚晨逐渐找回站在巅峰的感觉,但是她的内心早已波澜不惊。

因为她明白,出众固然是欣喜的,而出局也没有什么可怕,太阳照常从东方升起。

作家陈文茜说,生命没有输赢,只有值不值。任何事、任何经历,包括爱情、工作,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活了半辈子,经历了浮浮沉沉之后,我们的格局早已经提升,明白人生就是一场经历,高峰与低谷都是成长,出众与出局都是历练。

2、心态:不看轻自己,不看重自己。

读过一句话:自我打败自我是最可悲的失败,自我战胜自我是最可贵的胜利。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尊重自我,就是不过分看重自己,当然更不看轻自己。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莫言火遍了全世界。

著名钢琴家双焱第一时间拨通了莫言的电话,对莫言进行了采访,问他准备怎么庆祝?

莫言淡定地说:“我想没什么好庆祝的,明天晚上会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吧,我最希望的 就是包一顿饺子吃。”

作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没有因此认为自己有多了不起,想到的是还是平常烟火气的小日子。

小时候泥土里摸爬滚打的日子,长大后闭门写作的岁月,莫言从不妄自菲薄,一直笔耕不辍。

直到1985年初,莫言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透明的红萝卜》,这才一举成名,让他更加坚定写作的信心。

心理学上有个“焦点效应”,意思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其实我们应该放平心态,不看重自己,就是不过于自负,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不看轻自己,就是要相信自己,不要过于在意他人的目光和非议。

当我们把目光放回在自己身上时,才发现人到中年,懂得平衡会让我们的心态愈发平和。

3、处境:享受独处,适应孤独。

张爱玲在《半生缘》里说:“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 因为他一睁开眼睛, 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 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其实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活到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我们周围都是要依靠自己的人,孤独是必然的。

知乎上有人提问:人到中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位84年出生的答主说,他和妻子都是上海的独生子女,两人年收入40多万,养着一个女儿,还要孝顺双方的父母。

因为性格不太讨喜,他在工作上已经没有晋升的空间,平日里除了上下班,就是给妻子烧烧饭,接送女儿上兴趣班。

他评价自己的生活说:“平凡而单调,胆小而无趣”,时常感到孤独,却又无处诉说。

心里虽然还有向往和憧憬,但是还有责任在肩上,他也不知道这种孤独的感觉,还会持续多久。

女作家三毛曾说,我喜欢适度的孤独,心灵上最释放的一刻,总舍不得跟别人共享。

孤独并不可怕,更不是洪水猛兽,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日子之外,让自己的心享受独处,其实一件很酷的事情。

人生已经过半,越往后越是要面临生离死别,让自己适应孤独,并从孤独中体味生命的真谛。

就像青年作家独木舟所说,其实一直陪着你的,是那个了不起的自己。

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与孤独做朋友,才是中年以后的我们,一种人生常态,一种人生姿态。

4、价值:释放负能量,积蓄正能量。

情感作家苏芩说,做人别太丧,低能量的你遇不到高能量的人生!

当我们总在抱怨不如意的时候,机会早就溜得无影无踪了。最好的一切,总在你正能量爆棚时,不邀而至。

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23岁时就以一篇《饲育》获得芥川奖,成为日本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

然而在人生最得意时,妻子生下的儿子大江光,却发现头盖骨发育异常,即使经过手术,依然是个发育迟缓的孩子。

大江健三郎难以接受,曾在一篇《同情》的文章中,描写自己带着6岁的光去百货商场,差点把光遗弃的过程。

只是当光真的找不到时,大江健三郎内心郁结的负能量这才全部消失,毕竟光再怎么不正常,他始终是自己的儿子。

找到光时,大江健三郎才觉得后怕。后来,他开始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光,并在漫长的人生中,找到跟光平等的和解方法。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江健三郎在写作中,更能从正能量出发,用文字带给读者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曾有智者告诫我们:如果身处顺境,千万不要张扬,要和满山的杜鹃花一起绽放。

如果身处逆境,千万不要放弃,要像开败的白玉兰一样,在下一个春天再向世界招手。

人生总是起伏不定,当诸事不顺的时候, 不要被负能量打败,而是要朝着积极的方面去努力。

当我们能够始终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会发现即使人生旅程已经过半,我们依然活得恣意洒脱。

5、人生:适应忙碌,享受生活。

席慕蓉在《写给幸福》中说,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

是的呀,我们都有长长的一生,即使人到中年,下半生依然值得好好过。

作为80年代初出生的我,经历过求学时的努力与彷徨,也经历过恋爱结婚生子的甜蜜与烦恼,现在肩上扛着的是整个家庭的责任。

工作忙碌起来的时候,连儿子的作业都没有时间过问,一地鸡毛却无能为力。

等到清闲下来的时候,我跟老公也喜欢带着儿子去公园走一走,去博物馆看一看,静下心来享受当下的幸福。

其实我很清楚,至少在儿子成家立业之前,我们夫妻俩退休之前,这样的日子还会一直持续。

忙碌是人生的常态,享受亦是人生的姿态。

当然,走过半生,我们都明白,忙要忙的有质量,闲要闲的有分寸。

忙着挣钱养家,不要忘了身体第一;闲时享受生活,还要记得当下一刻。

只有把握好忙与闲,我们才能掌控人生,才能在人生下半场更加淡定从容。

懂得平衡人生,才是中年人的智慧。

毕竟,人生,就是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边选择,一边放弃。

今天陌生的,是昨天熟悉的;现在记住的,是以后淡忘的。

不管是人生选择了我们,还是我们选择了人生,学会平衡,会让我们的人生走得更轻松自在。

相关文章

  • 年过四十,学会平衡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第四》中说:四十不惑。 经历过二十岁时的立志求学,三十岁时的立身处事,四十岁时人到中年,为人...

  • 2023觉知7 平衡

    年过四十,牵绊很多,只有平衡,才长久顺和。 工作与生活,朋友与家人,自己与他人都需兼顾。 平衡是选择,是策略,是隐...

  • 年过四十

    歌里唱“紧赶慢赶,走不出汉口”,我是紧拖慢拖,阳历生日之后农历生日还是跨入了四十岁的第一天。 回首四十岁之前的每一...

  • 年过四十

    今晚十二点止,我人生中前四十年的日子就划上了句号。 晚八点的时候,妈妈给我发了一个微信红包,附上一句话:祝女儿明天...

  • 年过四十

    过了40岁,现在工作就是再累,也不会向同志唠叨,因为我知道旁人心里会暗暗不齿“谁让你愿意出疯头呢!活该。”而会选择...

  • 年过四十

    这段时间经常想起小时候的事情。 与弟手牵手站在姨母家的石榴树下,成叔帮我们拍照。咔嚓,露出一口小白牙,门牙掉了,只...

  • 年过四十

    不知不觉间,韶华的时光已流逝。岁月倒给我留了些痕迹,那就是刻在额头的皱纹以及写进心底的沧桑。 年过...

  • 年过四十

    屈指算来,快过了四十个年头。即便怀有十二份的不情愿,人到中年的事实就摆在面前,不认也得认。 姜文曾经说过,狗日的中...

  • 年过四十

    女人的年龄一过四十便变得讳莫如深起来。不想被别人问,不想给别人说,甚至自己也不想知道。心里还觉得自己小着呢,虽然眼...

  • 年过四十

    总觉得 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总觉得 这世界不理解我 时常悲观 偶尔忧郁 总是觉得怀才不遇 撞到南墙 头破血流 才肯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过四十,学会平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fm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