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贵州行之三:廷排和基长

贵州行之三:廷排和基长

作者: 涛声1949 | 来源:发表于2021-08-05 16:29 被阅读0次
同学老潘,老乡老蒙 老潘家 塘立中学,玉水小学 本寨,曾经赶场的地方 羊场温泉入口 芒勇水库 塘鸭寨房东刘大姐,83岁了。 基长坝子上贵阳到南宁的高铁 老蒙家面对的田野 西红柿和茄子

贵州行之三:廷排和基长

之所以临时改变计划,决定先去老同学在三都廷排的家,不仅仅是因为贪玩,而是有一点历史渊源在其中的。这历史当然就和我下乡的经历有关。

记得我下乡时曾经当代课教师。某天县一中来人请我去代课,我当然很高兴。哪料到某领导坚决反对,竟然说我就知道眼光向上,不愿意为下面的贫下中农孩子服务。我蒙了,觉得这指责毫无道理。凡事总有先后吧?县一中的人先来,我同意去代课,有什么不对?但某领导不管,不仅不同意,还指定我去羊场中学代课。我早就听说羊场特别偏远闭塞,那简直就是与世隔绝的地方,让我非常害怕,于是不得不拒绝了。这下可闯下大祸,不给领导面子的下场是什么?可想而知。我知道自己本来就渺茫的前途被判了“死缓”。后来有人来劝我,说我必须让步,领导的面子怎能驳回?于是我只好退一步,同意去塘立中学代课了。塘立离开生产队要近一点,而且就在公路边,勉强接受吧。我在塘立代课一个学期,教的都是水族孩子,他们对我特别好,我非常喜欢他们。可我还是辜负了他们。等到学期结束,我就开溜,回上海去了。我这个人实在是很落后很自私,真是太对不起他们啊!所以,塘立对我来说是个特别的地方,很想有机会再去看看的。

而和老同学去廷排正好要经过塘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可现实让人失望。原来,今天的塘立中学早已撤并消失了,原址上是玉水小学。40多年过去,今非昔比是正常的事情。当年学校周围很荒凉,什么也没有,仅远处有个粮站。而现在呢,到处都是新建的房子,完全改变了模样。原来学校里宿舍教室破旧,还没有电,晚上只好点马灯批作业。现在旧的校舍自然早就不见了。其实这些我也早就想到了。好吧,在玉水小学大门前拍一张照片,算是和这段历史彻底告别了。

记得在塘立代课时,周末总要去本寨赶场,要走不少路。本寨小学里有个上海女知青,是正式教师,孤零零一个,也真不容易啊!于是我常常到她那里,约了一起赶场。谁知这回老同学开车带我去泡温泉,半路上竟然经过本寨!哎呀,真是想不到啊!不过,自然本寨也完全认不出来了。更让我惊讶的是那温泉竟然是羊场温泉!我甚至经过了羊场中学大门口!当年让我害怕的地方今天却跑来泡温泉,怎么想得到呢?我陷入沉思,连拍照也忘记了。羊场的确相当偏远,远没有玉水镇(塘立)热闹。这些地方啊,突然搅起了我多少难忘的回忆,心潮难平!

老同学的家在独山和三都交界处,房子建在山里,很大。所幸现在到处都有很好的水泥路,交通还是方便的。他买了一辆老年人代步车,花费36000元,可以开着到处跑。他曾经是当地两个小学的校长,算是有名人物。如今作为风水先生(地理先生)更有名望了。当地水族人家,凡是要盖房,婚丧嫁娶之类,都要请他去,简直忙不过来呢!也真是有趣!我不禁好奇,问他是怎么学得这个本事的?他倒也坦然,说自己看了很多书,懂得水书,另外还有家传。所以本地的水族百姓都很相信他。

老同学带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去附近的芒勇水库玩。他的亲戚开船,沿着狭长的水库前行。据说这个水库有36公里长呢!水非常清澈,景色很美,只是太阳晒得厉害,走了一半就返回了,没有到达大坝。至于羊场温泉,那里的设备简陋极了,就一个棚子,里面有两个隔开的池子,男女各一。温泉温度适宜,挺舒服的,更惊人的是价格,每位仅6元,而且60岁以上还免费,这大概是中国最便宜最优惠的温泉了吧?

老同学很忙,我必须告辞了。坐中巴从塘立到基长的确不远,不过半个小时就到。车一进入基长坝子一眼就看见贵阳到南宁的高铁,高架已经完成,离开正式运行应该不很遥远了吧。独山以负债400亿闻名全国,当地著名的99层“水司楼”据说现在顶上已经部分拆除,将改建成旅馆。当地还有很多工程项目,自从潘书记下台后都成为烂尾,无法处理。有不少人还挺怀念他。如果他还在,自己也许就能够减少损失,甚至能够赚钱。

基长还是一如既往热闹。我下乡插队的地方叫做塘鸭寨,离开镇上约步行25分钟的路程。一直陪着我的老蒙是我的好朋友,他满头白发,和我同岁,曾经在我下乡时给我很多帮助。在过去20年中,我经常来拜访他。就在8个月前,我们夫妇刚刚一起来过。他家就在基长去打羊的公路边,大门口看出去就是大片的田野和高山。

照例我邀请乡亲们过来一起吃饭,聊天,其中当然少不了我曾经的房东,她对我们非常好,我铭记在心。大家都知道,农民总是很辛苦的,还赚不到钱。比如今年他们种了很多茄子和西红柿,但出售给收购的人,每斤只有5毛钱!除去成本,算下来是亏本的。曾经有人经营养猪场,结果碰到猪瘟,全部完了,血本无归。种西红柿的大户,一年生产好几万斤,现在也无法生存,只好离乡背井出去打工了。寨子里基本看不到年轻人,连中年人也很少了。不过,稻田里水稻依然长势喜人,亩产有1200斤!当然,种稻肯定收益有限。老蒙身体倒还健壮,一早起来就到镇上市场里贩卖鸡蛋,这个行当他干了好多年了,仅仅勉强维持生活。他那个年纪的老人从政府那里一年可以拿到大约1000元。其它都得靠自己,很不容易。他的儿子们都外出打工了,几个孙子只能由他们老夫妇负责管。孩子们过年也许回来团聚,也许也不来。他们过年时,我总是打钱过去,请他们吃个饭,热闹热闹,这已经成为习惯了。看着他们拍来的视频,他们高兴,我也高兴,岂不更好?

我几乎每年都到贵州,而到贵州总会想到要去乡下看看。看到乡亲们身体健康,快乐生活,对我是很大的心理安慰!我曾经在50多年前和他们相处8年,他们的好我都记得,哪能轻易忘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贵州行之三:廷排和基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gmv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