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码一个简单版的,怼怼那个忽悠人的文章。
岂不知,某些人眼中的“信仰”“格局”或者“见识”,也仅仅是“呵呵”
今天,有了码字的冲动。
一边干活,一边听许巍的歌,偶尔翻一下微信,【芳华】在刷屏,偶尔蹦出了【刘国梁】,然后有师妹问我善是如何。
突然,来了码字的冲动,那么就码一段。因为不码的话,心里不痛快,或者过了这个时间,冲动就没了,也就不想码字了。
【正文开始】请向下看。
大早晨起来,就开始干活了,大概7点半。从网易音乐里翻出许巍的歌,一边听一边干。听到一首歌曲【浮躁】,歌曲动感,有种无奈、迷茫、无助的字符。
然后大家开始刷圈了,这几天持续比较久的就是【芳华】,那个善良的刘峰。
而后,师妹和我讨论关于哲学和善良的事。
再后来,就看到说【刘国梁】的背后指挥国手的事情。
【芳华】朋友圈刷的最多的标签是【善良】,然后是【人性】,流行最广的是这一句:为什么好人就一定得有好报?我们选择做好人,不是为了回报,而因为那是对的事。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善”有原因,它不再是善;如果“善”有它的结果,那也不能称为“善”,“善”是超乎因果联系的东西。好人难做,但我们仍然要做个好人。
【刘国梁】背后指挥国手的事情,在说:“骨子里的的那份热爱、信念、与不甘”,“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在这个过分浮躁、精神流离的时代,刘国梁为我们好好上了一课,有许多的美好供我们去追求,但热爱才值得我们终其一生!”
【浮躁】许巍的歌曲,歌词如下:
每当我想往高处飞翔,总感到太多的重量
远方是一个什么概念,如今我已不再想
在每一次冲动背后,总有几分凄凉
我只要不停的歌唱,停止我的思想
太多的困扰,不停地干着
不停地干着我的精神,我不停地弹着
不停地唱着,直到所有的弦都断了
我不停地弹着,不停地唱着
直到所有的力量尽了,每当我想往高处飞翔
总感到太多的重量,远方是一个什么概念
如今我已不再想,在每一次冲动背后
总有几分凄凉,我只要不停的歌唱
停止我的思想,
有一种力量,有一种力量
依然在我心中流淌
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我认为是追求真理的力量
本性、信仰、善良,它们到底是什么?
【定义】
知识:凡是能够记述、意会、言传身教的皆是知识
智慧(真理):无法记述、无法意会、无法言传身教,自知自明。
人是天地的产物,天生自负道性,这就是人的性,伟大的性。
道,智慧和真理。
道即智慧,德即践行,道德经即是告诉人类怎样践行智慧。
人通过做事来践行道性,所以人的信仰只有一个就是道:智慧和真理。
人生来本无善恶,只是最原始的“本性”,为了活着而活着。
圣人抑或智者,教化世人分出善恶,为什么呢?
因为“上善若水”,对他人无害而有利,践行道性要用“善”,如果用“恶”来践行道性,那么一切都是障碍,因为所有他人都是对手。
所以,善恶、好坏抑或自由、民主、和谐等等一切都是践行道性的工具,善是首要工具,一切行驶道性的首选工具,是其他工具的基础。
这就是“善”的缘由,其实可以简单理解为“只做对的”,这是初步的“善”。
其余,一切什么见识亦或格局,都是知识,连工具都谈不上。难道那些见识和格局能够比把善恶、好坏、自由民主当工具运用还高超吗?
因为智慧(真理)的特性,所以只有自我智慧,没有所谓的集体智慧。所有所谓的“集体智慧”都是忽悠人的。
【找回自我】
自我,以自性为基础,去观察世界,体悟自然奥秘,形成独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俗称三观)。其实三观很难得到,大多数得到的都是知识的灌输,根本不是自性带来的。以自性去观察世界体悟自然,感悟人生,叫做“天人合一”。中国古典哲学经常说这个词,其中道家和儒家居多。道家与儒家,都有各自理论,基本相近。不同的地方:儒家,从自然法则中寻找封建伦理的根据;道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探求生命的奥秘。高下不论,自取。
自性,个体独立的、自主的人格。一个有趣的灵魂,就是指自性向外在反射。
明悟自性,找回自我,做一个独立、自主、不人云亦云、迷信权威的人,才是真实看世界的开始。
在这里,不再论述“自我”,有想知道的,可以看我的相关文字。
【回归】
人的本性是道,人的信仰也只有道才是最根本的,善,是践行道的工具。
当我们找回自我的时候,才具有了通向智慧的可能,孟子的“浩然之气”就是自我的一种体现。
找回自我的时候,善将成为我们的本能。
今天码的有点乱,改天修改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