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突然对新疆的歌有感觉了。网上翻来覆去找了一些维族歌手维族歌,听了听觉得很赞。
自己不是乐迷,对这个没研究,现在的很多歌,自己感觉不少是口水歌,听听也就听听,随着时间推移忘了也就忘了,倒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那些歌,一度也都觉得太老套,现在也回炉了,成经典了,现在很多选秀节目,什么中国好声音啊之类,不少人还是选唱那些歌,看来经典还是经典,一度认为老套也不要紧。
新疆的歌,或者说曲风,很独到,但接触的少。第一次是上大学时候一天晚上,比较晚了,走过一个小树林,见一哥们坐在一个石凳上,模样也看不清,手里抱着一个吉他,在那弹唱,唱的也听不懂,拿维语唱的,边弹边唱很忘我,那歌叫什么自然也是不知道的,但是的确很吸引人,旁边又走过两哥们,听着这个维族小伙的歌,一个说,我好像闻到了羊肉串的味道。
还有一次就是最近在西宁一个大街上,又出现似曾相识一幕,这次是一个卖唱艺人,是不是维族人也不知道,模样又是看不清,因为是晚上,又在手抱吉它弹唱,唱的真好,原汁原味,西域风情,迂回婉转多情的声音引得很多人驻足欣赏,叫好连连。
这时空相距遥远的两次偶然,让我觉得新疆的歌很有魅力。因为以前听所谓新疆的歌总是在一些央视的大型晚会上,给人的感觉是新疆的歌大概就是那种手舞足蹈,热情奔放展现新疆人好客一面的那种歌,像《我们新疆好地方》之类,后来又有听到关牧村唱的施光南先生写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个歌确实是经典,施光南先生,大师级水准,自然不必多说,可是也有点遗憾,因为毕竟是汉族人唱的写的,歌里传递的情感也很明显是汉族人的情感,多少和纯正的新疆西域风情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
我于是网上找了一些新疆歌,拿汉语搜素的,维语是不懂的,所以大部分还是用汉语唱的,有一些确实非常好听,也拓宽了我对新疆歌的一点认识,这些歌不仅仅有热情奔放,展现民族好客,能歌善舞的曲子,还有很多展现歌者豪迈,深情,豁达,愉悦,忧伤的曲子,新疆的歌是一类大的题材,平常我们晚会上听的那些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这些歌都显著地有着新疆歌那种标记式的风格。我不是音乐这行的,也总结不出来,也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形容词,只是觉得听着他们的歌,就会让人看到浩瀚的塔克拉玛干,茫茫的戈壁滩,罗布泊的胡杨,塔里木的红柳,伊犁的天山和牧场,就会让人想起善良的库尔勒大叔,智慧的阿凡提,美丽的阿依古丽,还有那些抱着冬不拉一起载歌载舞的人,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喝酒一起吃着羊肉串,快乐着忘掉了自己的烦恼。
最后找了这么多,推荐几首新疆歌吧,西域胡杨的《吉尔拉》,老牛的《新疆的英孜》,艾尔肯的《楼兰姑娘》,《茶花姑娘》。刀郎的就不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