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我们介绍《世说新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世说新语》和史书的区别。下面来谈第二个问题,就是《世说新语》所反映的社会思潮和时代风尚。
在这里引用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上的一段话。对鲁迅的这段话做一些解释。这段话对汉末到东晋时候的整个社会思潮和时代风尚,以及《世说新语》创作的背景原因,有非常简明的介绍。
我们通过对这段话的解释来看相关的内容。鲁迅说,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也就是从东汉末年开始,文人士大夫这个阶层开始流行一种风气,就是人物的品鉴,人物的品评,对人物的评论,互相之间评论人。这种评论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声名成毁。他在社会上的声誉,是通过这种人物的品评来形成的。而声誉的高下影响到他事业的成毁。
声名成毁,决于片言,有时候可能就是片言直语的评论,会决定一个人的政治命运,人生命运。然后鲁迅就说,魏晋以来,乃弥以标格语言相尚,惟吐属则流于玄虚,举止则故为疏放。与汉之惟俊伟坚卓为重者,甚不侔矣。
但到魏晋以来,社会风气又发生了变化,人物的品评还在进行。但是品评的内容开始有所变化。一方面从语言方面,开始流于玄虚。因为当时玄学兴起,大家开始讨论一些非常抽象的哲学问题。语言流于含蓄隽永这样的一些特点。他们的行为就表现的放任、放达,甚至于怪诞。和汉代的社会风气,推崇俊伟坚卓这样的一种取向就不太一样。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鲁迅说,当时的思想文化背景,一方面是佛教的兴起。佛教主张超尘出世。另外一方面老庄的道家思想也大盛,也开始流行起来。虽然佛教和道教是两个不同的哲学思想流派,但是他们有一点相通,就是都是出世的,厌离于世间,这一点是一样的。
在东汉时候,人们在言谈当中品评人物等等的时候,还会涉及政治,所以那时候叫做清议,就是议论,议论的就是世事和政治。但是到了魏晋的时候,清议就变成了清谈。清谈则不再关心,不再涉及政治和社会具体问题,而谈天说地,就是一些玄虚的内容,一些无关宏旨的内容。
到了东晋之后,这种清谈的风气还愈演愈烈。能够不被这种风气所影响的,只有少数几个杰出的英雄人物。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社会风气,所以就有人开始做这方面内容的收集和记录。就是有一些是历史上的故事,所谓的旧闻。还有一些是发生在身边的,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就是所谓的近事。这些都把它记录下来了。
虽不过丛残小语,而俱为人间言动,遂脱志怪之牢笼也。这些内容很短小。所谓的丛残小语,篇幅短小。记的也就是那些片言只语。它记得都是人世间的现实社会里的人的言行,因此它就跟志怪小说有了明显的区别,形成了志人的特点。
这是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的一段话,言简意赅,对志人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社会风尚做了简明的介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