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老老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丫头来报,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与上次不同的是,她这次是来报恩的。摘了地里头一轮的蔬菜瓜果,挑了最上乘的送来,给府里的奶奶太太姑娘们尝鲜儿。
“见过奶奶了吗?”平儿问刘姥姥。
“见过了,她叫我等着呢!”刘姥姥回话,随即看看窗外,外面天色不早,她有些着急:
“天不早了,我该回去了,别出不了城!”
可见,此次的刘姥姥再进荣国府,她不再是为打秋风而来,而是诚心诚意来感恩的。新鲜的蔬菜瓜果已送到,她得回家了。
凤姐让刘姥姥等着,肯定有她的用意,如今刘姥姥要走,周瑞家的赶去问凤姐:怎么安排?刘姥姥要走呢!
“大老远的,难为她扛些东西来,晚了就住一夜,明天再走。”凤姐留人。
凤姐不是慈悲之人,玩死贾瑞仿在昨日,偏偏的,刘姥姥的感恩合了凤姐的意,要留她住一晚。
“刘姥姥是谁?”贾母听见她们的谈话,问。
凤姐说,-个送菜过来的乡下老人。
“我正想找个积古的人说说话呢,请来见见!”贾母久居宅院,每天跟孙儿孙女们吃吃喝喝玩玩,不知外面的世界,她需要新奇的东西来解闷儿,眼下来个跟她年纪相仿的老人,于是迫不及待地催人去接。
“我这个样儿,怎么见得老太太?你们就说我走了吧!”刘姥姥气场不足,有些胆怯。
“我们老太太慈眉善目、惜老怜贫的,见见吧!你若害怕,我和周大娘陪你去。”平儿宽慰,于是跟周瑞家的送刘姥姥过去。
来到贾母房中,见满屋珠围翠绕、花枝招展。一张榻上,歪着一个老婆婆,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丫鬟在那捶腿,凤姐站着正说笑。
贾母的奢华惊呆了贫寒的刘姥姥,仿佛天上人间一般,连丫鬟都着绫罗绸缎,美得像仙女,想必这就是贾老太太了!刘姥姥猜得没错,连忙下拜,笑着给老太太请安。
贾母忙欠身问好,让周瑞家的端椅子来坐,板儿怯场,怎么催都不肯问安,只得随他了。
“老亲家,你今年多大了?”贾母问。
“今年七十五了。”
“比我还大几岁呢,身子骨这么硬朗,我要到了你这年纪,还不知怎样呢!”贾母羡慕着。
“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我们也要这么着,庄稼就没人种了。”刘姥姥奉承地笑道。
“眼睛牙齿还好?”贾母继续问。
“都还好,只是今年左边的牙槽开始松动了。”
“我老了,不中用了,眼也花,耳也聋,记性也不好,你们这些老亲戚,我都记不得了!平时在府中,吃得动的吃两口,睡一觉,闷了时,和孙儿孙女玩一会子就完了。”贾母跟刘姥姥聊着她的日常过往。
“这是老太太的福呢,我们想这么着,做不到啊!”刘姥姥实在羡慕。
“享什么福?老废物罢了!”贾母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凤哥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我叫他们收拾去了,我正想吃地里现摘的瓜儿菜儿呢,外头买的没你们地里的好吃!”贾母继续说。
“凤哥”,就是凤姐,从小就有的小名。
“这些野玩意儿不过是个新鲜,依我看,还是大鱼大肉好,只是吃不起!”
两个老太太,一个富贵,向往地里现摘的小瓜小菜;一个贫穷,向往富贵人家的大鱼大肉,同人不同命的两个老太太,居然“碰”出了火花。
“既然认了亲,就别空空地回去,就在这里住两天吧。我们也有个园子,里面也有果子,你明天也尝尝,带些回家,也算是走亲戚一趟。”刘姥姥很合贾母的胃口,当即请刘姥姥住下来。
凤姐见贾母喜欢,也热情张罗,安排住处。贾母让人拿果子给板儿吃,还拿钱给他,带他去玩。
老太太、凤姐诚心挽留,刘姥姥不再念着回家,安心在这住两天吧,讲些乡野趣事,给老太太解闷。
读后语:贾母的慈悲悯人再一次得到体现。当初,贾府的太太奶奶姑娘丫头婆子一众外出祈福,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士撞进凤姐怀里,险被凤姐左右开弓给“收拾”,恰被老太太看见,说小门小户的孩子,可怜见的,别吓坏了他,还命贾珍给钱买果子吃。到如今怜惜刘姥姥,贾母对百姓人家的小孩和老人同样拥有悲悯情怀,她是个和善的老人,值得人们尊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