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宁可读不懂林黛玉,也要读懂这俩老太太

宁可读不懂林黛玉,也要读懂这俩老太太

作者: 那小子曰 | 来源:发表于2019-03-18 20:18 被阅读0次

    读不懂林黛玉,误解了薛宝钗,都可恕,只要读懂了贾母与刘姥姥,便不辜负人生与红楼。

    01

    读《红楼梦》的人,大多爱憎分明:

    喜欢晴雯的必鄙视袭人,推崇宝钗的又厌恶黛玉,有人爱死了王熙凤,又有人嗤之以鼻。纵览红楼梦中人,零差评的真不多,贾母算一个。

    这个豪门老太太,生来金枝玉叶,半生凤冠霞帔,活出了多数人遥不可及的“天堂级”人生。踏雪寻梅,扫雪烹茶,观灯猜谜,赏桂食蟹,贾母的生活,给人的感觉并非只有奢华,而是满满的精致典雅仪式感,处处不将就。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元宵家宴,她把宴席摆在大花厅,每一席旁设一高几,设炉瓶三事,焚百合宫香。又有点着山石布满青苔的小盆景,更有那一色皆是紫檀透雕,嵌着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乃是价值连城的慧纹。

    中秋赏月,定要去那山之高脊,凭栏举目,山高月小,所有桌椅全是圆形,取团圆意,一家人团团围坐把酒言欢,又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让吹笛者远远地演奏,多了反失雅致,别有一番意境。

    家宴集会,人在缀锦阁下吃酒,却把鼓乐铺排在隔岸藕香榭的水亭子上,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使人神怡心旷,连刻板的王夫人都忍不住要饮酒,乡村老妪刘姥姥更是手舞足蹈。

    去潇湘馆,看到窗纱的颜色不翠了,且跟满院绿竹撞色,便命换上等的银红的软罗烟,远远的看着,茜纱薄如烟雾,映着参差竹影,凝眸的一瞬,平添了几缕活色生香。

    在蘅芜苑,她见到雪洞般荒芜冷清,难以接受这种消极清冷的人生,命鸳鸯拿出几件顽器古董重新装点:墨烟冻石鼎、石头盆景儿、纱桌屏、水墨字画白绫帐子,雪洞般的房间立现散发出水墨山水的雅致与空灵。

    你如何对待生活,生活就如何回馈你。你见贾母,哪有半点老态?

    02

    贾母,不因年龄增长而减少生活的热忱。

    贾母年逾八十,时常挂在嘴边的是:“我如今老了。”然而她心里未必这么想。暮年白发,依然会拣一朵大红的簪于鬓上。就像她内心烈焰般的火红,燃烧着不认老不服气的心劲儿。

    大雪天,她瞒着王夫人、凤姐等众人,忽然带着五六个小丫鬟,围了大斗篷,带着灰鼠暖兜,坐着小竹轿,打着青绸油伞,瞒着王夫人和凤姐,愉愉跑去芦雪庵和年轻人凑趣,一同赏那“好俊”梅花,豪不违和。

    保持童真,你的生活便不会老迈苍凉。贾母选择活在年轻人中间,她的声气也许已经颤颤巍巍,看东西需要戴上老花眼镜,她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个老废物,但是她们的内心依然热爱生活。

    03

    即便没有钱,活不成贾母,也要活成刘姥姥。

    贾母富贵豪奢,刘姥姥却穷酸到底,但她照旧活出风采来,豁达,乐观,质朴,真诚,知足,感恩。

    她没有贾母的生活美学,却又生存哲学,优雅不足却又生动有余,她不像寻常的农村老妪,在泥土中摸爬滚打成一片灰土之色,在纺车前昏昏欲睡。

    去荣国府前,刘姥姥知道“守多大碗儿吃多大的饭”,一心一意帮扶着女婿家过日子,又看到长安城里遍地是钱,劝狗儿多想想法子在城里走动走动。她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比年轻人更积极。

    天天守着农场小院,却依然异想天开,幻想着去年画上的园里里逛一逛。

    贾母说令,她也羡慕,不懂六桥梅花的彻骨奇香,却也乐于见证普通生活的天然乐趣,一番乡村版的骨牌赋同样别开生面。花儿落了结个大窝瓜,何尝不令人见喜呢?

    穷不会令人苦,缺乏生活的热忱才会。

    04

    令人惋惜的是:绝大多数人活成了死鱼眼。

    贾宝玉有种荒诞的鱼眼睛言论,道出了生命的腐朽、成长的沦落。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的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还是珠子却失去了光彩,是颗死珠了;再老了,竟变成鱼眼睛了。王善保家的,林之孝家的这些媳妇婆子,年轻未必没有晴雯、麝月那么好听的名字以及美好的容颜,然而。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面目可憎?与其说沾染男人的气息,不如说被世故玷污,被俗务所累,被名利浸染。

    是珠玉,是鱼眼,取决于你是否自我放弃闪光放热,暴露出荒芜的底色。有人年纪轻轻却早向着鱼眼睛飞奔而去;有人年华不再却依旧散发着珠玉的光彩。我们无法抵挡时光流逝,却可保持热忱,乐观、豁达、优雅而快乐的老去,在岁月洗礼中温润如酥。

    即便活不成贾母,还活不成刘姥姥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可读不懂林黛玉,也要读懂这俩老太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xi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