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既是迎新也会怀旧,可说起年味,那还是小时候最浓。出门满大街的大红福字,贴的工整的对联,空气里满满的鞭炮味儿,还有喧闹沸腾的人声,不论是否熟识遇到总要拜个年,仿佛过个年让人和人在一瞬间变得熟络起来。这就是年味,是一种氛围,更是一种习俗。
小时候真的是掰着手指头盼过年。盼放寒假和压岁钱,盼穿新衣服吃好吃的,就连年前大扫除也沾了过年的光而不觉得讨厌了。大扫除那天,妈妈一般负责擦擦洗洗,窗帘沙发套床单被套都要洗过换新,爸爸打扫厨房卫生间,擦窗户玻璃,而我的任务就是收拾好自己的房间。全家人里里外外的忙上一整天,家里就像动画片里那种嗖的一下被施过了魔法,明亮干净的自带星星特效,就算累也觉得舒心。
到了年根那几天,跟着妈妈到超市菜市场置办各种年货,买猪肉回家做丸子灌香肠,买韭菜白菜豆腐各种蔬菜,准备包饺子的馅料。还要买水果坚果,五颜六色的摆上几盘。那时候过年走亲戚串门,去哪家回来不是瓜子花生装的满满当当的好几兜啊。还有最期待的贴福字春联,妈妈总是早早的就把好看的福字春联买回家,不过爸爸总要等到年三十的下午才同意让我把去年的撕下来,贴新福字的时候认真得特别有仪式感,忍不住觉得上面的祝福虽然那么简单相似,却寄托了我们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许和祝愿。到了晚上,一家人一边包饺子一边等着看春晚,从揉面拌馅子到擀皮包饺子三个人各有分工,爸爸总是亲自动手炒上一桌子菜,最后再把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不管喝的是不是酒,每个人都举杯表达对新年的祝福。
小时候看春晚真的是一个节目都不错过,而且必定要过了十二点看了赵本山的小品才能去睡觉,小品不论好笑与否,也不管是否有深意,只是觉得没看这个节目除夕夜好像就不够完整,毕竟在好多年里赵的小品都是春晚的标志和代名词。还没到十二点,鞭炮声就此起彼伏的响起来了,拜年短信也接二连三的飞来,那一晚总是要晚睡,躺在床上发着短信,听着外面噼里啪啦DuangDuang声,新的一年又来了。
小时候的年味里,有回老家和小伙伴们在田地里搭炉子烤地瓜的香味儿,有在姥姥家公社里挤着里外三层的人群看扭秧歌的热闹劲儿,有小摔炮摔到胡同巷子里的墙上的砰砰声,还有姥爷炸黄灿灿的大元宵炸完总要拍扁的记忆……
如今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们却忍不住怀念起贫瘠年代的年味,其实怀念的是一种记忆和情感。可是儿时过年的情感,也就是在这些充满仪式感、零碎繁琐的细节中堆砌糅合起来。年味是忙出来的幸福感,是慢下来的知足感。当我们不再亲自去收拾房间除尘布新、不再需要动手炒菜做年夜饭包水饺、不再手写春联、不再为年而忙的时候,儿时的那种年味也必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有句话一直深得我心,“你的无趣是因为少了一些仪式感”。细细想来还真是这样,有了仪式,很多原本无关紧要的东西就会被赋予新的意义。仪式感的背后,是对生活深深的热爱和尊重。认认真真生活,才会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科技的日新月异加快了我们的生活的脚步,在这个流行短平快的时代,人群中的身影个个匆忙,大多时候每天的生活都是平淡无奇的,可能我们难以做到古人在抚琴读书之前还要沐浴焚香这样的仪式感,但至少可以让生活慢一点,庄重一点,一个敷衍了事的态度不值得拥有趣味盎然的人生。年味如此,万事万物亦是如此。
当然,一味地追寻记忆里的年味也不现实。毕竟当下的情景与儿时的情景早已大相径庭,长大成人的我们,心境和视野也随之转换和开阔了。生活在物质生活如此富足的今天,我们早就不需要通过过年才能满足穿新衣吃饺子的物质需求。在过去,除夕夜我们只能守着电视看春晚;现如今,科技的发展让手机成为了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除夕夜随时随地可以刷微博看看大家对春晚的吐槽,用微信给亲朋好友拜个年抢个红包。我们变了却要求年味不变,着实也不太理智。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春节假期全家出游,在大年初一看个贺岁电影,其实也是在寻找一种新形式的年味。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年俗就该离我们远去了。冯骥才先生说,“现在的年味,并不是物质的丰盛,而应该是文化的丰盛”。儿时那些充满人情味的习俗在选择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更值得我们的尊重和传承。不然等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就真的就要从电视和书本里才能探寻到传统过年的本来面目了。从前的教育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抱有敬畏之心,但如何能使之有趣而更有新意,还真是值得探究的大课题。
说着说着有点远了。有了孩子之后,关心的大事儿少了,操心的小事儿多了,很多时候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围着孩子转。可是过年却让我意识到回归传统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觉得过年是一件有别于平常的趣事,不再期待过年的时候,又有谁能替我们传承春节传统文化呢?
话说回来,不管年味浓淡,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祝新的一年鲜活勇敢,顺心遂意,自得其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