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的战国时代,能人辈出。但真正能站在浪尖的弄潮儿也就那么几个。当德川家康才4岁左右时,织田信长已经16岁了,时势的成全,让两个人能有机会相识相知。信长的不拘一格的外表之下,是清晰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信长可能是战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可能统一全日本的人。他对自己的判断十分的自信,识别和信任人才的能力也是一流。可能正因为这种自信,而特别的不能忍受别人的背叛。而竹千代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了远大的理想,隐忍在成为人质的时就深深的扎根于心底,内敛而就自信,果真是一流人物的风采。
书里每一个人都刻画的很生动,每一个参与历史事件的人作者都花了大量的笔墨去解读他们的内心。让人物的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都有深深设计感,都和内心的信念相关联,给了感觉都是当时情况下最真实反映。在德川家康生父冈崎城主松平广忠被刺杀的整个过程,从广忠的矛盾性格开始,到多疑心态的发展,到后面想刺杀自己曾经最亲密的人。整个过程层层递进,从形势到内心把整个人物写得饱满而就生动。写到刺客岩松八弥从最忠诚的贴身侍卫到刺杀主人的凶手时,黑化过程过渡相当的精彩。作者这栩栩如生的描绘,让人对广忠同情而就厌恶,对独眼八弥同情而就叹息。
看这本书时觉得,人间的正义,世间的温情都抵不过权利的计较。战乱的世间没有对错,每个人都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标,生存下去。每个人也都有一个远大的理想,统一整个日本实现和平。要是只有一个人这样想那可能是好事,要是所有有点实力的人都这样想,那就难了。谁都不愿放弃理想,同一个理想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这可能就是悲剧的根源。而悲剧中的主角们却都用崇高的理想来推动整个悲剧的进程。
现实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悲剧。工作中每个人都是为了做最好的产品,要是稍微有点实力的团体都这样做,为了争夺那不多的资源而勾心斗角,互出损招,互挖墙脚到大打出手而引起整个社会的动荡。最终可能某人占了一点先机,但整个行业的品质和工艺水准却一直徘徊不前。可能真正有眼光的智者不会去争这个第一,但世间的智者真的本来就少之又少。聪明的人能看透,但为了利益怎样都做不成正确的事;掌握了形势的人,被利益蒙上了眼睛,不能看明白整个趋势的走向,白白的错过了时机。
书中的人世间的悲剧总是那么的多,很多的先哲总是用悲悯的眼睛一遍就一遍的端详,希望能从纷杂的世事间找出规律,好让人能永远的脱落整个悲剧的循环。哲学的美让先贤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对真理的追求,对美的向往,让灵魂得以飞升。当灵魂回望人世间时,看见母子的分离,兄弟反目,种种悲剧充满人间时,灵魂开始颤抖,沉重而就悲悯,坚决的放弃个人的飞升,下落尘世,为这无边的苦难苦苦思索解救之道。
书中充满着矛盾的角色,为了家族命运不得不背弃个人信念的於大。为了爱人,不得不放弃个人理想的岩松八弥。为了一个渺茫的小主人归来可以牺牲整整一代人的性命冈崎家老们。书里面很多可能是小说成分,但里面浓浓的民族特征,让人不由得不感动。这个中书是属于读一本就少一本的名作,有时候舍不得读得太快,但精彩的情节却总让人欲罢不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