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史哲》优秀作品荟萃真相、社会大视野
古代君王:让民众半死不活,是保持稳定的好办法

古代君王:让民众半死不活,是保持稳定的好办法

作者: 陈雨池 | 来源:发表于2018-12-02 07:47 被阅读38次

日本德川家康说过一句话:“让人民半死不活,是政治的秘诀”。这句话是不是德川家康说的,目前已不可考。

(德川家康画像)

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这句话与日本笔记《本佐录》中说的“不要让农民有多余的财产”这句话有点相似。

《本佐录》据说是本多正信所著,而本多正信又是德川家康的家臣。因此,如果《本佐录》真是本多正信所著的话,那么这句话出自德川家康的口中,也是有可能的。

不管是谁说的,这句话显然是典型的封建时代的产物。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的封建时代,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把老百姓与君王严重割裂开来。从来没有想过,老百姓与君王应该是一体的。

这种认识,也存在于那些认为应该善待老百姓的论述中。比如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他把老百姓提高比一个比较高的高度。

还有魏征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出了老百姓对于君王的双向作用。但是,就算是这样,其实也是把老百姓和君王割裂开来的,让他们处在一种对立的关系上。

由于君王一直把老百姓当成一个对立面来看待,因此,他们对老百姓的感情就非常复杂。一方面,君王需要靠老百姓来供养。老百姓如果不生产庄稼,他们也不会有吃的。

另一方面,他们因为从老百姓那里攫取的食物属于不劳而获,因此,很害怕老百姓看出这一点,起来造反。

所以,能够想办法让老百姓不暴动,稳定下来,就是君王们最想做的一件事。

如何让老百姓能够心甘情愿劳动,而又能保持稳定呢?古代君王们经常使用一种愚民政策。

一是愚民,让老百姓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不会思考。不会思考,就很认命。认为自己之所以艰辛地活着,公子王孙之所以不劳而获,都是上天安排好的。

女娲娘娘造人的时候,手捏的那些人就是贵族,用柳枝蘸着泥点扔出去变成的人就是贱民,这都是认命的表现。只要认命了,他们怎么还会闹事呢。

二是如果老百姓有点文化,只让他们认同一个道理,一个主义。不能有任何与统治者不同的理念和价值观。古代封建君王会强制民众从小灌输“天下泱泱,皇恩浩荡”的霸王价值观念。让民众在接受这种价值观中习惯做奴才,成为统治者的奴役工具。

三是让老百姓没有多余的财富。这样老百姓也能够保持稳定。为什么呢?

没有多余的财富,意味着他们只能够有吃的,不会特别饿肚子。如果老百姓没有吃的,饿肚子,他们就会造反,揭竿而起。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都是因为实在很饿,活不下去了,才会造反。而但凡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也不会当亡命之徒。

再就是没有多余的财富,让他们想要去创造财富。每个人其实都是有事业心的,都是希望能够发家致富的。在能够填饱肚子的情况下,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发一点小财,积攒一些钱财养老,给儿女留一些基业等等。但是,老百姓如果真正发财了,他们又会想更高的目标,自然就会动荡不安了。

所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百姓仅仅有点饭吃,也就是“半死不活”。

封建时代君王们这样做,其实就是把老百姓当牲口一样来看待,非常可恶,又非常可耻。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代农民启 义后,一定把皇亲国戚斩尽杀绝了。

(参考资料:《本佐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云舒老师:那些封建政权都把皇权高高地凌驾于百姓之上,结果都是架空的!👍👍👍
  • 希理尔雅:愚民恶行,统制暴力。
  • 吻过地平线_8781:深度好文,这种想法的君王,位子都不会坐长久,终被人民消灭。
  • 蒙来客:道可道非常道,民可明非常民。
  • 银蕨之约:有些国家当代亦如此。
    银蕨之约:@陈雨池 不是智慧,是忍不住。😀😀
    陈雨池:@银蕨之约 :hibiscus::hibiscus::coffee::coffee:!马未都说,有些话知道不能说出来。谢谢友友的智慧!

本文标题:古代君王:让民众半死不活,是保持稳定的好办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vr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