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经历了一些分别,写点感慨。其实除了很少的朋友,大多数朋友之间的分别再见,很可能是很多年不见,甚至是再也没有再见。无论如何,愿你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一生中我们会遇见许多人,真的就像是旅途中的列车,一路上,上上下下,最终能陪伴自己走完全程的寥寥无几。
大多数朋友都只是在某个阶段陪自己前行,接下来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走,感恩生命中出现的每个人,世间那么多人,能相遇不知道积了多少的缘呢,珍惜那些还在身边的朋友吧。
光阴荏苒,走着走着就长大了,过着过着就变老了。小时候觉得家人是不会变老的,会一直陪伴自己,那时多天真呐。
可是生命确实是短暂的,它不会因为自己苦苦挽留而多存片刻。第一次意识到家人是会离开的,那是在八年级的时候,前天回校爷爷还好好的,突然接到了家人通知爷爷去世了,让我请个假回去。
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突然,原来生命竟然是如此易逝,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它就悄悄的不声不息的走了。
长大了,天真的想法消失了。父母头上也出现了斑斑白发,脸上也有了深深的皱纹,我骗自己看不到是没用的,我很清楚父母正在老去,在不知道的某一天他们也会离开。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这句话让我感受很深。
小时候会想,如果父母都不在了,那自己是活不下去的。现在想想,如果还有这种想法,那就是自私了。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为的是什么,不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就是对父母最大的辜负。
每个人都是有可能离开自己的,但自己是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学会与自己相处其实是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的事。
谁也不会知道命运会不会给自己开一个巨大的玩笑,突然间就让自己变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但这种命运确实发生在现实中很多人的身上,如果不知道该如何与自己好好相处,就很可能会做出极端的事情。
没有人会想要诅咒自己的父母,但我想在这里举个例子,假如我的父母已经离开我了,短期内我情绪上可能会很低落,但我决不会做任何傻事,父母最希望的也肯定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做傻事。
这种假设虽然很悲观,但每个人应该想一想,如果真的发生了,自己会怎样呢,能在接下来的时光里与自己好好相处吗?
生活不是计算机里编好的一成不变的程序,它是会有很多突然发生的,谁也无法预料它会不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
这其实跟保险很像,没有人会想着为了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希望自己发生意外。但如果意外真的发生了,自己或家人至少在经济上会有很大的弥补。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悲与乐》,我是一个悲观心态,乐观生活的人,也许有人会觉得矛盾或不理解,其实把悲观简单理解成对生活的居安思危就好了。
喜欢独处的人,是相对比较容易学会与自己相处的人,因为本来就喜欢一个人生活,也通常会发现该如何与自己好好相处、认真生活。
从辞职算起,我已经度过了近两年的独处生活,终日与书相伴的生活对我来说很舒适,除了偶尔会有的情绪,几乎从来没有感到孤单,生活无聊。
有时候会想,其实就这样,一个人生活也蛮好,但也只是想想,我的观念依然是,经历过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人生才是无憾的人生,我无意评论别人,只是不想让自己有遗憾。
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独处,那其他人该如何与自己相处呢?有两个自己的想法可以参考:一是成立自己的家庭,二是找到自己安心立命的事业。
可以思考一下,明明是学会与自己相处,为什么是成立自己的家庭呢,不矛盾吗?
其实并不矛盾,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东西就会理解的。人在心理上是群体动物,但在生理上并不一定,因为有人是喜欢独处的生活的。
如果把人从心理上与所有人隔开,一定会感到孤独,逐渐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是完全失去活着的意义。而组建家庭,就是产生与人的联系,重新找到群体的归属感。
所以学会与自己相处,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与他人相处,但又不是简单的与人相处。
独处其实也是与人相处,只是方式并不一样,理解起来也有些抽象。独处就像是在精神上与“人”相处,这个人可以是实体存在的人,也可以是虚拟抽象的人。
我不认为真的存在那种绝对独立于人世间的独处,人能够逃脱“人”的定义吗,还是说人确实是可以修仙成神呢?
那些作家、哲学家、艺术家,他们很多都喜欢独处,但我觉得他们只是喜欢那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状态,或者说对当时的现实不满,以独处这种方式独立出来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我是不相信他们可以真的可以脱离于人世而绝对独立存在。
再来看看另一种方式——找到自己安心立命的事业。这并不是指一份随便的普普通通的工作,而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愿意拿生命去做的事情。
这种事情不一定需要多么专业的技能,也不需要有多么崇高的意义。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所以也只能自己去找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
那些伟大的各学科理论学家,作家,音乐家,诗人,画家,雕塑建筑家等等,大都有一段寻找自己安心立命事业的过程。
这段过程很可能会很艰辛,因此大部分人都放弃了,但那些没有放弃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在接下来的生命中都过的非常精彩。
如果家长能在孩子的孩童时期做好引导,当然很有可能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找到了自己安心立命的事业,但大多数家长的教育和思想也都很有限,很多家庭是做不好引导的,只能靠孩子自己去找。
找到了安心立命的事业,就等于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了可靠的依附载体,就不会在生活里迷失方向,就不会失去活着的信心和价值。一个人可以失去全部,但唯独不会失去自己。
世人大多都是过客,哪怕是自己的亲人也都可能会离开自己,从哲学上理解,也只有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那个陪伴自己终身的人。
学会与自己相处几乎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但在这门课上及格的人可能不是很多。这也是人们生活痛苦的一个原因,但也要明白,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任何一个不是得过且过的人生都不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