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樊登读书会听了很多本樊登老师讲的家教类的书,很多经典的书会反复听两三遍,听完后感触颇深。作为父母,我们不但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爱孩子。
如果在和孩子的相处中感到痛苦,孩子成了一个让你头疼的问题,那么一定是你的方法不对。之前我就陷于这样一个困境中,曾一度觉得和孩子相处让我很头疼,因为作业,学英语,洗漱等各种问题,大吼大叫已经成了日常。我深深自责,甚至自我怀疑能不能做个好妈妈。对我来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真的是一件好难的事,白读了那么多好书,我怎么就做不了坚定、和善的妈妈?我想还是学习的不够深入,没有学到精髓,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要对自己本能的教育观念进行彻底地改造。唯有学习,思考,改变才能改善我和儿子的关系!
知行合一,知道后还要做到,在这次的深入学习以后,我开始付诸实践,按照书上的方法改变自己,多关注孩子,跟他产生同理心,接纳他的负面情绪,允许他发泄,我发现拥抱比训斥更有力量。我的变化也带来了孩子的变化,我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越来越快乐。
《正面管教》里核心的观点是和善而坚定,要无条件的爱孩子,建立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不吼不叫》分析了父母吼叫的原因,如何减少吼叫,不吼不叫的ABCDE法则:自问(Ask)、呼吸(Breath)、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同理心(Empathize),管教的4C法则:沟通(Communication)、选择(Choices)、结果(Consequences)、连接(Connection),以及吼叫后要怎么做。作者没有批判父母吼叫,而是挖掘深层次的原因,给予父母充分理解,并给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提出了ICPS的方法,I can problem solved,即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都在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没有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教会孩子更多的有选择性的词语,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首先问发生了什么?然后问感受如何?第三,调动积极性,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写下来。第四,现在感受如何?第五,知道刚才叫什么吗?要通过辅导的方法而非告知,孩子在每次处理问题之后都会有成就感。
如何帮孩子练习ICPS?用角色扮演的游戏帮孩子练习;手偶游戏,跟孩子对话;找办法游戏;教会孩子考虑后果,用之前、之后造句;故事接龙;不要交换,交换会让孩子责任感丧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