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场人来说,每年的3、4月,都是一年中最容易让人热血澎湃,撸起袖子“干大事”的黄金季节。
但今年,似乎又与往年不同。去年的疫情,导致大部分人只想保住饭碗,即便想换工作,也不敢轻易“挪窝”。但,好在艰难的2022年终于翻了篇,所以「报复性跳槽」出现了。
面对这样的求职形势,“我该离职吗?”、“不离职又怎么升职加薪?”成为了对职场人士的灵魂拷问。
同一家公司工作了5年,都没有升职加薪,我该跳槽吗?
之前看到网上上的一个热议话题:#在一家公司做了五年多没升职,(别人)有的升职了有的离职了,我还要继续做下去吗?#
一位网友的回答,引起了大家的高赞:要么所在岗位是非核心岗位;要么行业不行;要么个人能力不行。但无论哪个原因,都该考虑跳槽了。毕竟,在同一个地方,我们很难看到问题,只有换个地方,才会真正有所成长。
或许大家身处的环境不同,大家的想法也会略有不同,但是,跳槽是否能够真正解决职场困境,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事实上,无论是什么原因,每逢求职旺季,总有很多人会关注招聘市场等待时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你身边有些小伙伴每到求职旺季,就会开始变得“神秘”。他们会突然电话短信暴增,然后每次都会在铃声响起后,起身去办公室外面偷偷与人低声交谈,或者一直偷偷瞄手机。面部表情更是反复在兴奋、黯然间反复穿梭。
没错,他们正是每年招聘市场上纵横四方的求职达人。这不禁让人深思,难道职场人想涨薪,只有跳槽这一个途径?
究竟是不是只有跳槽,才能拯救职场“危机”?
那么,究竟是不是只有跳槽,才能打破现实的困境呢?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跳槽会给我们带来升职和加薪机会的同时,对我们造成的损失也不小啊。
比如,我们曾经的付出和积累的人脉,将付诸东流;再比如,我们的努力,领导可能已经看到了,只不过还没来得及给我们升迁。走了,机会就没有了;等等。
不仅如此,即便是涨薪,也不一定会涨多少……
根据谷雨数据《HR、猎头如何看待跳槽涨薪》问题统计,较权威的回答是,一般人跳槽涨薪幅度会在20%左右。
为了涨薪20%,去适应新环境,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还应该跳槽吗?
事实上,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跳槽,去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
比如,所在企业属于“一个萝卜一个坑”,或者老板一人说了算,或者管理层都是老板的亲戚等等,职员很难有上升空间;再比如,企业规模很小,业务内容长期没有突破,职员只能按部就班,做重复性的工作等等。遇到这种状况,自己想要得到公平的发展,就需要跳槽助力。
毕竟,跳槽能在很大程度上,破解我们眼下升职、加薪的困局,改变我们焦虑的心态。但是,如果你将跳槽列为自己升职加薪的终极选择时,那么,这两点,我劝你一定要想清楚:
①想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明确下一步职业目标;
②新企业能带给你的发展空间和物质条件,是踏板还是终极目标,你要辨别清楚。
因为,新的企业、新的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切莫让自己好不容易离开了“虎穴”又入了“狼窝”。
当然,一旦你考虑清楚跳槽这件事了,那就大胆的行动起来。不要过分犹豫,担忧外部环境。
记住,你的下一个职位目标,与目前国内外的经济好坏、失业率多少无关。即便就业环境和形式再变,各行各业的职位,总有空缺。
关于跳槽的几句真心话
我猜很多小伙伴在面对是否跳槽时,可能容易出现六神无主,反复纠结的问题。毕竟,跳槽是个大事,跳好了大家都开心,跳不好谁都失望。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笔者给大家总结了几个小建议:
1)跳槽前,谁的建议更具有参考性?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习惯在跳槽前,跟自己的朋友或者亲人“交个底”,征求他们的意见。但能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顺着自己的话说,都是自己想要听到的答案。但其实,如果你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是因为被征求意见的人,已经有了比较固化的认知,要么劝退你,要么让你“看自己情况”,其实根本无法给到你更好的建议。
而对你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跳出圈子,去询问一些专业人士的建议。比如HR或者管理层的朋友。
记住,怕踩坑,那就需要破圈寻求新的信息,获得认知提升。
2)自我审视:离开平台,你还有什么?
如果你计划离职,请提前做好自我审视,看看没有现在额平台,你还有什么技能,有什么优点。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加清醒的知道,自己究竟还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3)长久的职业规划和定期自我充电,你完成了哪个?
最后一点,也是笔者对所有人的忠告:长期的职业规划,我进行到哪一步了?我有没有定期给自己充电?一定要定期自我审视,这样才能对自己建立比较清醒的认知。
另外,职场生活,多有不易。跳槽只是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达成目标的方法。
所以,希望所有在职场拼搏的小伙伴,都能做一个成熟、理智的职场人。即便你对当下的工作环境感到失望,也希望你能再坚持几秒,或许下一刻,你就能拨开云雾见月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