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书】《学会提问》

【书】《学会提问》

作者: 拈花微笑612 | 来源:发表于2017-09-09 16:35 被阅读0次

        用起来,用起来,用起来才是硬道理。

                                                               ——题记

图片选自网络

一、基本概述:

1. 整体而言,这本书讲了什么?

本书是一本实用性书籍,可以帮助大家解决“我不知道提什么问题以及不知道该怎么问问题”的困扰,旨在通过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让读者养成提问问题的习惯。

2.这本书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本书详细向读者传授了如何获得评判性提问的技能,围绕11个关键问题展开详细论述,问题不仅有详尽的解释,也有具体的示例,更有实战演练,让你学以致用,只要你认真读书了,肯定能掌握着一技能。

3.这本书讲的有道理吗?

个人认为这本书讲的是非常好,也是非常实用的,我们不能一味的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就丧失了思考力和判断力,只有发展出批判性思维,树立正确的态度,才能自行判断哪些是真实的、有意义的。

4.这本书和我的关系

我个人的批判性思维很差,很容易被别人的思想和观点,尤其是情感所影响,导致我会大口的吞下他们的信息不能消化,这样就引起消化不良,归根结底就是不能思考问题,而本书恰恰给了我如果形成批判性思维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我,让我有信心应用到实践中。


二、书籍内容

Chapter1.学会提出好问题

不论是书评、影评、社会事件,哪怕是生活中的小事情,我们都希望能有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观点的关键在于学会提问,而学会提问的关键在于学会使用批判性思维,开篇第一章重点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相关内容:

1.批判性思维的内容:

l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

l恰如其分的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

l积极主动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意识

2.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l客观评价图书、杂志和网站上读到的文章和论述

l评判一场讲座或演说的水平高低

l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

l通读指定文章后撰写有理有据的论文

3.关键问题一览表

l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l理由是什么

l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l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行假设

l推理过程有没有缪误

l论据的效力如何

l有没有替代原因

l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l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l能得出哪些合理结论

l批判性思维价值观


Chapter2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找不准作者、演说者的结论,你就曲解别人的意图,这样作出的回应也就显得驴唇

不对马嘴。

(一)论题

1.论题定义: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抑或争议,是后续所有讨论的驱动力。

2.论题种类:

l描述性论题:对现在过去和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

l规定性问题: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

(二)结论

1.结论定义:结论,即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2.找到结论的线索:

l问问论题是什么

l寻找指示词:因此、表明、由此可知等

l在可能的位置查看,尤其是开头和结尾。

l记住不可能作为结论的东西:例句、数据、定义、背景资料、证据

l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

l问一问“所以呢?”


Chapter3.理由是什么

只有问一问别人为什么持有这样的观点,并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才能公正的判断为什么应该同意它。

1.理由定义:所谓理由,即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结论的解释说明或者逻辑依据。

2.论证的特点:

l论证必有其目的

l论证的质量有高有低

l论证有两个明显的必要构成部分:一个结论及其支撑理由

3.找到文章的理由并有效组织他们的一些线索:

l圈出指示词

l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理由和结论,或者在理由下面划线,用彩笔给结论做标记

l在页边给理由和结论编上序号

l读完长篇大论后,在文章结尾处列出所有理由


Chapter4.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如果每个词语都有一种潜在的含义,而且大家都认同这个含义,那么迅速有效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实现,可惜的是,大多数词语都有不止一种含义。

确定哪些词或短语意思不清楚的步骤:

l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

l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或短语

l留意抽象的词和短语

l通过反串来判断别人怎样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不同的定义。


Chapter5.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即假设,但通常情况下他们却不会明说出来。

1.假设定义:要想全面理解一个论证,你必须要找出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即假设;所谓假设,就是一个看法、通常没有明确说出来,而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并用来证明其表面的推理论证。

2.假设的特点:

l隐藏或者没有明说出来

l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

l对判断其结论有较大影响

l可能有一定的欺骗性

3.假设种类:

3.1  价值观假设

(1)定义: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偏向,是关于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想法。

(2)找出价值观假设的线索:

l调查作者背景

l问一下“为什么作者的立场产生的结果对他而言显得那样重要”

l寻找类似的社会论争,看看同类的价值观假设

l使用反串的方法,采取与作者相反的立场,看看哪些价值观对这一相反立场显得非常重要

l找一找常见的价值观冲突,如个体责任和集体责任的冲突。

3.2描述性假设

(1)定义: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将来是什么样的想法。

(2)寻找描述性假设的线索:

l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

l寻找没有明说出来的支撑其理由的那些想法

l将自己置于作者或者演说者的立场

l认识到有可能存在其他方法来获知理由中提到的好处。

l避免表述不完全成立的理由来当作假设


Chapter6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评价的第一步是检查一下推理结构,判断交流者的推理是不是以错误的或者高度存疑的假设为基础,或是通过逻辑上的错误抑或其他形式的带有欺骗性的推理来糊弄你,在本章的重点是探讨谬误,就是推理中的欺骗手段,作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采纳其结论。

1.常见的“诡计花招”:

l提供的推理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者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使用推理

和结论显得毫无关系。

l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l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证据算数的前提则取决于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2.寻找谬误的步骤:

l找出结论和理由

l记住结论并思考你认为可能与其相关的理由,将你的理由与作者的理由作比较。

l如果结论支撑某个行为,那就判断理由是否标明了某个特殊/具体的优点或不足,

如果没有就需要当心了。

l问一下自己“如果理由成立,一个人要相信什么才能从逻辑上支撑这个结论,他还

得相信什么才能让理由成立?”从而找出任何可能存在的假设。

l问一下自己,“这些假设有没有道理?”如果是明显错误的假设,那你就找出了推

理中的一个谬误,这个推理也就可以放到一边不管了。

l看看有没有一些强烈诉诸你的情感的词组可能干扰或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没有考

虑到相关的理由。

3.常见的谬误:

人身攻击谬误: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或侮辱,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滑坡谬误:假设采取提议的行动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事件发生。

追求完美谬误:假设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为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应该采用。

偷换概念谬误:在论证中关键词语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含义,一旦不同含义之间的转换被认出来,这个论证就讲不通了。

诉诸公众谬误: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的说法来竭力证明某个论断有道理,错误地假设大部分人喜欢的一切就是有道理的、可以接受的。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但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诉诸感情谬误: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感情有害怕、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稻草人谬误: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这样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设只有两种解决方案。

乱扣帽子谬误:指错误地假设因为你为特定事件或行为提供了一个名称,你也就合理地解释了这一事件。

光环效应谬误:指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美德词汇,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致检查其理由。

转移话题谬误:指一个不相干的话题被插进来,将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面移走,通过将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来帮助赢得一场论战。

循环论证谬误:在推理过程中已然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

拓展资源:《抨击错误推理》


Chapter7&8. 论据的效力如何

本章重点是针对推理结构的一个具体部分来提出关键问题:对事实的断言。

1.如何确定事实论断的可靠性:

l你的证明是什么?

l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真的?

l证据在哪里?

l你为什么相信它?

l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l你能证明吗?

2.证据的类型:直觉、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权威或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类比


Chapter9 有没有替代的原因

1.替代原因定义:指一个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可以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2.找出替代原因过程:

l我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方法来解读这个证据

l还有什么别的可能会引发这个行动或者导致这些发现

l如果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哪些东西我可能会当成重要的原因

l如果这个解释时不正确的,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解释可以说得通

Tips:

l任何一个单独的原因都有可能是引起事件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不是唯一的原因。

l相关并不能证明存在因果关系

l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

l很多事件并非只有一种解释


Chapter10.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统计数据就是用数字表达的证据,可能而且经常骗人,它们并不必然就证明表面上想要证明的一切。

评估数据的线索:

l尽量找出如何获得数据的相关信息,越多越好

l要对描述的平均值的类型感到好奇,分析一下知道事件的全距和数值分布是不是会对数据多了一个有用的视角

l数据使用者拿一件事的结论来证明另一件事时要特别当心

l先对持论者提供的数据视而不见,然后问自己,什么样的统计数据作为证据在证明他的

结论方面会有帮助?然后将所需的数据和所给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之间难以温和,你可能就发现了一个数据上的欺骗。

l不急于去看作者的结论而是非常细心地检查作者的数据,然后问自己“从这些数据我们

可以得出什么合适的结论”,那你的结论和作者的结论作比较。

l判断有什么信息缺失了。对于误导性的数字和百分比以及缺失的比较,要特别当心。


Chapter11.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重要信息是指那些将会影响你改不改被作者或者演说者的论证所影响的信息,也就是那些影响到你的推理过程的信息。

不完整的推理在所难免,原因:

1 时空的限制

2我们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有限,如果信息过长就会厌倦。

3进行论证的人所拥有的知识总是不完全的。

4 作者直截了当的想要欺骗你

5 那些尽量给你提建议或者想要说服你的人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常常和你的并不相同。

找到常见类型的重要信息的一些提示:

1. 常见的反驳论证

l反对的人会提供什么样的理由?

l有没有研究和所说的研究冲突

l有没有备受尊敬的权威人士提供的例子、证词和观点被省略,或者支持论证的对立面的

类比被省略。

2. 遗漏掉的定义:如果关键词用另一种方式定义,这个论证会有怎么样的不同?

3 .遗漏的价值观偏向或者视角

l不同的价值观会不会产生处理这一论题的不同方法。

l从与说话者或者作者不同的价值观出发会产生怎么样的论证。

4. 论证中所指的事实来源

l这些事实的来源是什么?

l事实断言是不是由出色的研究或者可靠的来源支撑?

5. 用来获得事实的程序细节

l有多人少完成这个问卷调查

l调查的问题是怎么措辞的?

l调查对象有没有大量的机会来提供与问卷选项不同的答案

6.收集或组织证据的其他技巧

l访谈研究得来的结果和书面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可能又怎样的不同。

l实验室实验会不会产生更可靠更丰富的结果

7. 遗漏掉的或者不完整的数字、图表、表格或者数据

l如果数据包含早期或者后来的证据看起来会不会不一样

l作者又没有故意拉长数字让差距显得更大

8. 省略的结果,不管是正面反面结果,短期长期结果,还是提倡和反对的结果

l论证有没有遗漏了提议的行动所带来的重要的正面或者反面结果,代价是什么?好处是

什么?

l我们需不需要知道行动对下列任何一个领域的影响: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生物的、

精神的、健康的或者环境的

9.当为特殊的预测技巧进行辩护时省略掉预测的失败,或者预测的失误

l当通灵巫师或者直觉主义者推销他们的特异能力时,我们需要追问他们的预测被证明不

真实的概率有多少

l我们需要知道经济学家、理财顾问、体育运动赌博人士和政治权威人士预测失败的概率,

如同要知道他们成功的概率一样,然后我们才能得出结论说他们拥有特殊的才干。

Tips:在考虑省略掉的信息时要记住问一句:这个行动潜在的长期的负面效果是什么?


Chapter 12.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很少有重要的问题假设我们可以用简简单单的“是”或斩钉截铁地用“不是”来回答。

当一个规定性论证中的理由是在表达实际存在的问题时,寻找这个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就是这个论证可能得出的结论。

辨认备选结论的一些提示:

l努力找出从理由当中可以推导出的尽可能多的结论

l使用条件句来限定备选的结论

l重新将论述表述为::我们该怎么处理乙问题。

相关文章

  • 【书】《学会提问》

    用起来,用起来,用起来才是硬道理。 ——题记 ...

  • Day15:《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书名:《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页码:53%(电纸书)反思:学会提问,学会提问,学会提问。对任何事情没有好奇,就是失去...

  • 《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84/100 作者:尼尔.布朗 斯图尔特.基利 用高效阅读法阅读的第84本书 学会提问,让自己...

  • 学会提问2:你对提问的理解都是错的!

    这是学会提问系列的第二篇。在这里,大叔给你推荐一本书,《学会提问(原书第10版)》。作者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 2022-02-26

    思维导图带你博览群书—《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其实就是让我们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看问题,对待任何事情不轻易去...

  • 在《学会提问》中产生的烦恼以及我对烦恼的思考

    本周我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学会提问》这本书读完了,以头脑风暴的方式思考着书名学会提问与书介绍的内容间的关系,书的名...

  • 《学会提问.实践篇》学习总结

    《学会提问.实践篇》—— 粟津恭一郎 第一,提问为何重要? 首先,学会提问,能够改变我们的人生; 其次,学会提问,...

  • 12月坚持积分申请

    12月共计打卡22天。 1201 学会提问(1) 1202 学会提问(2) 1203 学会提问(3) 1204 沟...

  • [书13/21]《学会提问》

    再次强调这句话:脑袋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它。 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多接纳更多的知识,我们才会行成...

  • 读书只会让你成长得更快,跑得比别人更远!

    《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作者是尼尔布朗和斯图尔特基利 这本书是什么领域的书?全书重点是什么? 这是一本如何拥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学会提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xa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