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道臭菜
虾 仁 笋 干 臭 豆 腐
做菜常常讲究色香味,尤其这香!
众菜追求香美时候,存活在美食界的几道臭菜实属不易!于是这几道臭菜,臭的各有各的风骚!
臭豆腐是最臭名远扬的了,大街小巷,是不是长沙,都挂起了长沙臭豆腐的招聘!但臭豆腐一来干硬有嚼头,二来咸辣的酱料一抹,随便谁,都能对付得了一两块。(然而女侠却觉得,臭豆腐除了咸了辣了,臭味不过一般!否则,这城管寻着臭味儿就找到小摊这儿来了,还怎么街头巷尾的传播啊!)
再有就是臭鳜鱼了,鳜鱼臭的金贵,然而也还是有人望而畏之。但穿梭在饭桌中间,它的臭也被冲淡了许多,只有那黏糯的咸臭汁水,印象深刻,有时觉得有味有时觉得腻味。
然而印象中记忆深刻的却是一次在杭州吃到的绍兴臭菜——苋菜梗。
绍兴朋友点来极力推荐,细细描绘其做法,具体言语早已忘记,大致与百度得来差不离:“老苋菜去掉叶子,留下菜梗洗干净切段,泡在水中一整天,待水现气泡菜梗端开裂捞出沥干,抹盐密封即可。吃的时候,捞出霉好的菜梗加香油蒸熟即可。”
朋友描绘的栩栩如生,还强调了两点,一、菜梗要老,二、吃的时候一吸。
这段描述是在上菜之前听来,当时满脑子里不由自主脑补起掉落进小水沟里腐烂的枯木禾木,一不小心抓到时候滑不溜丢的感觉。当朋友绘声绘色的说起菜梗一吸之时,更是一个冷战,恐惧油然而生!

(本想找张更贴切点的图,没忍心……)
这种恐惧在看见上桌的是一盘诡异的墨绿色时候,更甚!
朋友客气一番,欣欣然夹起一支吮吸。片刻,又是一支。神情甘之如饴。
我终于还是忍不住伸出了筷子。
忍住了臭味,尝起来第一支:咦?怎么一点都不如它的臭味这般张牙舞爪?
接着尝起了第二支:好像还没尝出来是什么味,但是感觉挺好!
隔不多久又伸手夹起了第三支:嘻嘻,这菜,好像是挺有意思!
这菜小众,并不多见。此后并未吃到。突然记起,却是因为近来发现的一道菜中有此余味。
——虾仁笋干臭豆腐——

说是余味,略觉有些亏待此菜。
这道菜隐约有着臭苋菜梗的臭味,却并无其瘆人的外表及捉摸不透的口感。豆腐柔软松嫩,比平常豆腐更加有形状,并没有因为是臭豆腐而更咸更结实或者更烂。
不说虾仁笋干的搭配,里面还加了少许泡椒,泡椒入味,上桌热烫,一丝隐隐钻入舌头的热辣感从额头钻出,微微出汗,甚是上瘾。
B
一桌小菜
小 蒸 笼 格 子
时常胃口不大,嘴却花心。
若是只有两个人吃饭,多点几个菜浪费,少点菜又吃不尽兴。
若在蒸年青则少了些这样的纠结。
小蒸、中蒸、大蒸。一不小心,摆出六、七个蒸笼。合意搭配。甚是尽兴。

店叫蒸年青,也并非全部蒸菜,有些是借着蒸笼讨巧上场而已。但这种讨巧不讨厌,很是有意思。
点评的前5大推荐依次是:原味鸡、桂花年糕、香酥排腩、酱鸭糯米饭、虾仁笋干臭豆腐。
私以为最特色的还数虾仁笋干臭豆腐。
原味鸡汤清澈可口值得点赞,某次H犯口馋想喝鸡汤,想了一圈拿这家鸡汤诱惑她。
香酥排腩却可踢出:排腩口感酥脆,却肥多瘦少,吃了三筷子就会发齁。
咸蹄炖笋都比这道菜好很多,里边的千张煮的柔软的很,比蹄子还有吃头。


C
一个餐厅
蒸 年 青
女侠今天推荐的店名前面也出现过,就是五角场的蒸年青。
一个蒸字,容易联想得健康、新鲜、清淡,再加上一个杭帮菜的标签,个人偏见总以为不是清白无味就是黑酱色甜味,这就是此前路过多次而不入的原因。

其实不然。
店里桂花年糕、桂花糖藕、老杭州酥鱼、西湖鱼饼什么的也是有的,但辣辣的蒸凤爪、麻麻的莴笋丝也是有的!
店门口的装修上大大的贴着一城只有一店的宣传语。我是不太懂一城只有一店的运作逻辑,(不是店越多成本才会下来,质量和性价比才能上去吗)。
不过另一层意思我倒是清楚的很,在上海,要吃,只能去五角场百联又一城了!
店名:蒸年青
地址:杨浦区淞沪路8号百联又一城购物中心7层
人均:70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