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心
.1.
四月和五月,频繁的回了两次老家。有一点小感触,忍不住自嗨一下。
现在的生活又忙又累,文字,也只能聊以自慰。
在外面这么多年,回家的感觉,真的想找到根。看见发小兼闺蜜玲子,以前我们就住在一个村子里,隔壁屋的。就想到了这个地方,真的是我小时候呆过,成长的土地。
那天在她家(后来我们都把家搬到了县城,又买在一个小区,她在我隔壁一栋)。她女儿拿出好多以前我们的照片出来看,我们俩把小时候狠狠的回忆了一遍。
儿时的我们,一起玩泥巴,一起砍柴,一起烧红薯窑,一起放牛,一起网鱼抓虾,大一点后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一起懵懂的找寻那未知的未来……
青春期最迷茫的时候,我们曾在一个被窝里一起彻夜不眠的聊天,聊那点不能让父母姐妹们知道小秘密。
OICQ刚流行的时候,她在县城上师范,我去外省读大学,过年回家,我们俩去县城,没有地方住,就花10块钱去网吧通宵的上网,其实那会上网,无非就是加好友聊天,其他的我们都不会。
.2.
随后毕业各奔前程。那时候大家都穷,又苦,各自在奔赴前程的路上。
她毕业的时候,恰逢师范已经不包分配,(之前入学虽然分数达到,但也是交了大量赞助费的)意味着不再吃国家粮,不得不曲线成长,先跑到大山里当代课老师,辗转几年再通过考编,才得以转正,期间的辛苦,不堪回首。
“还是读师范的时候,人最美,精气神最好,因为那时候有美好的未来可期啊。”玲子拿起一张师范时候都照片感叹到。照片上的她,穿着白色礼仪长裙,青春靓丽,眸子里清澈见底。
现在的她,在县城一所小学当英语老师,女儿四年级,有房有车,像做梦一样,告别了那些在大山里压抑苦闷的岁月多年。
在老家那几天,她开车带着我回山里祖屋扫墓,去阳朔看山,去街上吃儿时的美食……有那么一瞬间,我恍惚回到从前,无数个午后黄昏,那两个扛着一小捆柴的小女孩,穿过山坡,走过村头,累了在河边坐下来,隔着崇山,对未来却有着无限幻想和期待。
.3.
走着走着,就到了今天,近40年了。人生就像一场梦,走着走着就远了,慢慢也就老了。
幸好,我们一直心里有梦,现实里有行动,不管途中多难,我们和我们的家庭都努力跨过去了。
人近中年,日子四平八稳,波澜不再,我们的期待,逐渐倾注于孩子们,生生不息,希望仍不断延续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