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队加作业。
因为在队员们挥汗为班级的荣誉奋力拼搏的时候,我班啦啦队员们不愿意为他们呐喊鼓劲,我惩罚了除上场打球之外的所有学生,包括替补队员。
比赛全程,我站在场边,有时还违规踩进了场地,大声为队员们鼓劲,叫“加油”,叫“拦住他”,为进球雀跃鼓掌。
站在我旁边的学生们却显得安静,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安静——不愿意出声了。
我组织她们:“我们统一喊,喊‘加油’,当健抢到球时,喊‘拦住他’。”
好几个学生摸着喉咙,笑着,看着我,说:“老师,如果那样的话,明天我的喉咙就会哑了,就废了。”
她们的话好像传染病一样,让其他几个一直为队员们加油鼓劲的学生也哑了声。
我愤怒,我真没有想到,她们会这么冷漠,这么没有激情。
这时候,怎么还会考虑自己的嗓子?
我的嗓子已经哑了,但我肯定不会计较,我依然大喊,雀跃,鼓掌。
我激动的情绪被她们浇灭了。
“你们这样啊!好的,必须惩罚!”我毫不留情。
她们似乎蒙了,没有想到我会这么较真吧!
回到教室,我宣布了惩罚决定。
启振很不高兴:“老师,我有喊啊,而且,我一直都很大声,你听到的。”
是的,启振一直在我后面,很大声地喊,一会儿喊自己班“加油”,一会儿喊对方班“漏油”。
“你是很大声,但是,我需要的是集体的力量,是团队的力量,而不是你个人的努力。你没有发现吗?你的声音再大,也被淹没了,我们的运动员们听不见。”我还是要和他把道理讲清楚。
他嘴唇翕动了几下,终究没有说出什么来。看来,我说的有道理,他还是服气的。
“你们看一看2班的啦啦队,他们一直很大声为他们的队员们鼓劲,声音震天响。你们呢?完全没有气势,完全被压倒了!”我还不解气,继续说。
“可是,老师,他们占据了有利地形,他们在舞台旁边。”
“是我们没有好好呐喊,为队员们助威,舞台,你们也在啊,为什么也没有发出声音压倒他们啊?”针对一部分在舞台上旁的学生的不服,我辩驳。
他们一直在舞台旁边,但,我就没听到他们的呐喊,正因为没有团体力量的意识,使声音分散了,形不成气势。
他们没有再说什么。
我却还要继续说:‘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英雄为了班级流汗又流泪,不能让他们寒心。’这时候,我脑子里出现了“不能让我们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句子,借来用一下。
“所以,这一次,无论如何,我都要给拉拉队员惩罚,周末加一篇作文。你们先不要写啊,我有规定的题目,你不要以为你很快就写完了,这惩罚没所谓。”班上,有几个学生总是抓紧时间提前完成能做的作业,他们称为“卷作业”,为了不给他们增加负担,我不给他们提前完成的机会,“以后,都要记住,我们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团队,只要出去,我们就要显示我们集体的力量!”
没有学生再反驳我。
周五,我布置了一篇主题为“啦啦队有感”的小文章。
刚刚学完写读后感,就让他们练一练以读后感的要求写一篇观后感——其实,写法完全相同,但是,我还是再次讲了怎样安排每一部分的内容,让他们写起来更容易。
我倒要好好读一读他们的感受,看看有没有比较深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