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

作者: 落叶他乡树_3a2e | 来源:发表于2019-08-12 05:21 被阅读1次

    《汤姆·索亚历险记》|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黄昱宁工作室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这位以幽默逗乐闻名于世的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福克纳、海明威等大作家眼里,却是不折不扣的“美国文学之父”。1835年,马克·吐温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少年丧父,很早就在密西西比河上讨生活,“马克·吐温”这个笔名的就源于他早年的水手生涯。他以幽默讽刺入世,但没有流于庸俗,而是借冷面诙谐对社会恶习与社会问题进行深度挖掘。他的一系列讽刺政客、拆穿美国式神话的作品,使他从取悦读者的幽默作家中脱颖而出,他的这些宛如文学漫画的作品好读有趣,对人性的挖掘与嘲讽不落伍,百年来一直被收录在许多国家的中学课本里。

    关于本书

    南北战争后的美国是否进入了一个人们所说的“黄金时代”呢?马克·吐温创作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部少年成长题材的小说向世人揭开了这层镀金的面纱。这个少年就是他笔下最为经典的文学形象之一——汤姆·索亚。生活在美国内陆乡村的男孩汤姆·索亚具有熊孩子的所有标配,每天都进行着精彩表演,可以在英雄与混球、天使与强盗间无缝切换。他与信奉“宁可当强盗,也不当美利坚总统”的小伙伴们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生活的价值与意义。

    核心内容

    本书生动还原了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内陆地区的庸俗与封闭,教会和学校教育的陈腐,及其对人的自然感情的束缚。小主人公汤姆·索亚顽童的皮相下是不同俗流的灵魂,他的叛逆与善良是对刻板、僵化的成人世界极大的嘲讽与叫板。本书集盎然童趣、讽刺幽默于一体,看似旨在娱乐少男少女,却是一本成年之后也不能冷落的书。它对人之初、对学校教育、对世俗规范的思考与针砭依旧不落伍,是一部跨越百年的经典,至今仍是许多国家中学生的必读书目。同时,由本书孕育而出的续篇《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在文学史上具有更为不同凡响的意义与地位,成为几代美国作家的启蒙之书。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我们解读的是美国文学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

    如同长江之于中国,尼罗河之于埃及,密西西比河不仅见证了美国从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以来高速发展的经济,也孕育着丰饶的文学物产,比如我们本期要讲的这位以讽刺幽默闻名于世的作家,马克·吐温。许多人对他的印象也许还停留在幽默上,但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福克纳、海明威等大作家眼里,马克·吐温是不折不扣的“美国文学之父”。

    1835年11月,马克·吐温出生在密西西比河河畔。由于父亲早逝,他早早地辍学谋生,在密西西比河上讨生活。后来,他参过军,也到西部挖过矿。但淘金梦终是一场空,直到奔三十,马克·吐温才被几家报纸聘用,正式开始了码字生涯,挖掘起生活这座大矿。当时在美国西部流行着一种幽默文学,讽刺甚至有些粗俗的小品文在报纸上很有市场。初涉文坛但经历丰富的马克·吐温深受影响,写了不少类似的作品。但他没有流于庸俗,而是用诙谐的手法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度挖掘。31岁那年,他以幽默短篇《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一炮而红,之后一系列讽刺政客的作品,使他从取悦读者的幽默作家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针砭时弊的批评家。只是这位批评家从来不苦大仇深,总是一本正经地说些不正经的,痛点、泪点、笑点泥沙俱下,充满高级黑的味道。他的作品因为好读有趣,对人性的嘲讽也不落伍,百年来一直被收录在许多国家的中学课本里。

    南北战争后的美国是否进入了一个人们所说的“黄金时代”呢?马克·吐温通过一个少年的遭遇向世人揭开了这层镀金的面纱。这个少年就是他笔下最经典的文学形象之一——汤姆·索亚,他的故事,就是本期我们要讲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第一部分

    故事发生在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一个内陆小村圣彼得堡,不过你在地图上是找不到它的,那是马克·吐温给自己的家乡套上的一个马甲。村子虽说是虚构的,村里活跃的倒都是些熟悉的身影:唧唧歪歪的家长,道貌岸然的牧师,还有酒鬼、歹徒,以及哪都少不了的熊孩子。在这群孩子里,“熊”得最有特色、最有思想的当属失去母亲、由姨妈抚养的汤姆·索亚。他接受规规矩矩的教育,却最不守规矩。他讨厌的事情包括:洗脸、穿干净衣服、打小报告。至于每个礼拜一,那更是要人命,因为周一意味着要在牢笼一样的学校里待上一星期。对付熊孩子的各种招数在他身上似乎都不见效,反倒让这个越来越皮实的男孩善于从枷锁的窟窿眼里伸出手脚,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思考这个世界。

    有天夜里汤姆贪玩,回家晚了,爬窗户的时候被姨妈抓了正着。于是,礼拜六一大早,路上多了一张沮丧的小脸,一手石灰桶,一手长柄刷,面对着一排栅栏,汤姆几乎是生无可恋,找个替死鬼迫在眉睫。猎物很快就出现了。汤姆用一颗弹子外加免费欣赏自己发炎的脚趾的代价,把粉刷栅栏的苦差事转包了出去。但关键时刻姨妈从天而降,挫败了汤姆阴谋。既然收买这条路子行不通,汤姆又想了一招。配合着夸张销魂的涂刷手势,他只用一句“有哪个男孩每天都有机会粉刷栅栏呢”,生生把惩罚变成了享受,把粉刷匠炒作成了艺术家。一时间,送上门来的冤大头络绎不绝,排着队要给汤姆刷栅栏。汤姆美滋滋地躲在阴凉地里啃苹果,清点着他空手套白狼弄来的资产:一只风筝、一只死耗子、十二颗弹子、一只口琴、一只独眼小猫,还有四块橘子皮、一把打不开任何东西的钥匙。因为栅栏刷得不错,姨妈破天荒给了汤姆一个甜甜圈。

    马克·吐温给汤姆设计的这第一场重头戏,让小主人公发现了人类生活的一个伟大法则,那就是,想叫人垂涎一样东西,就得来个反作用力叫他得不到。这就好比有钱人在夏天的时候,会每天驾着马车去远处消夏,因为这是特权、富有的象征,但假如他们因此而领薪水的话,那就成了工作,他们就会打退堂鼓。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出卖粉刷栅栏的特权让汤姆成了一个“富人”,假如还能有“名望”与之匹配,汤姆就是人生赢家了。机会很快来临。这回,他把生意做到了主日学校。“主日学校”这个词直译过来,也叫星期日学校。往通俗里讲,它就是那个年代的补课机构,不过补的不是数理化,而是宗教学习。它兴起于十八世纪末,盛行于十九世纪上半叶,之后被公立学校逐渐取代。世界上第一所主日学校是一位英格兰慈善家创办的,开始是在星期日免费为贫困青少年进行宗教和识字教育,传到美国后,这个机构就只教授《圣经》。要想把少男少女们禁锢在这样一个地方,圣彼得堡的这所主日学校自有一套把戏。游戏规则是背出两段课文可换得一张蓝票子,十张蓝票子可换一张红票子,十张红票子又等于一张黄票子,集满十张黄票子就可得到一本价值四十美分的插图本《圣经》。村里就有一个小倒霉蛋获得过四五本《圣经》,每逢重大场合,就要被喊出来当众表演。汤姆不爱背课文,但一直渴望这份荣誉。这天在主日学校门口,他先是用一根甘草和一个鱼钩换了张黄票子,接着用两颗大弹子换到三张红票子,没过多久,被他拦截的男孩们已经帮汤姆挣得盆满钵满。当汤姆领到《圣经》,上台与嘉宾坐在一起的时候,这帮男孩的肠子都悔青了,那天为获得粉刷特权跟汤姆交换的破烂玩意儿,又回到了他们手里!

    名利双收的汤姆似乎并没有就此获得更多的景仰,因为他使的都是阴招。男孩们心目中的真正大侠,是酒鬼的儿子,人称弃儿的哈克贝里·芬。这个野孩子总是镇上第一个在春天光脚走路、最后一个在秋天重新穿上皮鞋的。他可以不必洗脸,可以随便骂人,不必叫任何人老师,拥有一切可以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东西。哈克贝里和汤姆这对活宝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相约来到坟地,想证实鬼魂是否真的存在,结果无意中目睹了一起谋杀。村里一个医生雇了两个人,趁夜色前来盗墓。结果三人因为报酬起了纷争,厮打中医生反被打死。躲在暗处、手脚冰凉的小哥俩看得真切,其中一个帮凶老波特酒气冲天,没动几下手就昏睡了过去。真正下毒手的,是村里的那个过街老鼠——印第安人乔。杀人之后,乔把凶器塞到醉得不省人事的老波特手里,嫁祸给他。老波特醒来有口难辩,被关进牢房。小哥俩吓得魂不守舍,发下毒誓,要保守这个可怕的秘密。他们意识到,比起逃学、撒谎、恶作剧,杀了人还要诬陷别人,才是真正的恶。说起来,村民们倒是更希望把印第安人乔抓起来,却苦于找不到证据治他。这是为什么呢?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南方大部分州虽然废除了蓄奴制,但种族歧视和压迫依然存在。这起案子虽然暂时没有定论,但印第安人乔仍然被怀疑。

    内心饱受煎熬的汤姆破天荒地变得忧郁,他一肚子苦水无处倾倒,决定离家出走。半路遇到铁哥们哈帕,哈帕哭诉自己因为喝了一点从未喝过的奶油,被母亲抽了一顿。两人同病相怜,决定告别凡尘俗世,到密西西比河上做海盗去。如此诱人的计划怎少得了那位患难之交哈克贝里?三个小兄弟一起出发,在三英里外的一个小岛上扎下营来。海盗生涯的第一天像天堂一样,地当床,天当被,他们似乎把一辈子的野都撒了,一辈子的懒都偷了。直到发现靠近镇子的河面上出现了一条载满人的渡船,紧接着水面上蹿起一股白烟,汤姆一哆嗦,意识到全村人都出动,来打捞他们的尸体了!哈帕开始绕着圈子试探同伴,如何看待重回文明世界这个问题,结果招来汤姆的嘲笑,于是小团体里的叛乱暂时平息下来。谁料,当天夜里,汤姆第一个就“叛逃”了。虽然当初负气离家,汤姆几乎是抱着必死之心,其实他心里一直有个执念。他不止一次地幻想过自己的葬礼,想象自己冰冷的身体被人从水中捞起。只有到了那个时候,姨妈才会祈求上帝把孩子还给她,她也绝对不会再骂汤姆。受良心驱使,汤姆觉得必须再见姨妈一面,于是手脚并用,划船上岸,翻墙回家,藏身在姨妈的大床底下。此时姨妈正嚎啕大哭、追悔莫及。一时间,床底下的汤姆也偷偷哭成了泪人。但要让文明世界重新接纳他们、从此往后就像姨妈刚才赌咒发誓那样爱他们,现在还不是火候,汤姆自有盘算,他很快又跑回了岛上。

    这是个异常宁静的礼拜天,悲痛的钟声代替了主日学校的下课铃声,小教堂从未如此爆满过。在人们无尽的哀思中,牧师描绘出了三个天使。就在天使们扑棱着翅膀在人们的脑海中乱飞时,突然就化身为三个衣衫褴褛的海盗显形了。这天,汤姆得到的亲吻和巴掌比过去一年里得到的还要多。

    对汤姆来说,过去的风波和历险,似乎都成了能量的转换与积蓄。想到酒鬼老波特曾帮自己补过风筝、装过鱼钩,而自己是解救他的唯一希望,汤姆终于战胜心魔,违背了与哈克贝里的誓言,在墓地凶案庭审那天,勇敢出庭指认真凶。但印第安人乔竟然当庭逃走了。汤姆再度登上头条,从问题少年一跃变成正义化身,死党哈克贝里的内心倒是发出了一句颇有哲学意义的疑问:把可怕的事实从发过毒誓的嘴里吐出来,我们对人类还有什么信心可言?

    好在汤姆并没有偶像包袱,他和哈克贝里的海盗梦也始终没有放弃。哥俩今天在这里挖地三尺,明天在那里装神弄鬼,老天都被感动了,指引他们走向一所废弃的鬼屋,那里正有海盗的标配——一只装满钞票的宝箱。但这笔不义之财此刻的守护人,正是逃犯印第安人乔!梦想仅一步之遥,但魔鬼也近在咫尺。哥俩不敢轻举妄动,约定轮流值班守夜,密切关注乔的动态。轮到哈克贝里值班这天,汤姆正跟同学野营。他心血来潮脱离大部队进山洞探险,谁知差点有去无回。在他失联的几天里,孤胆英雄哈克贝里恪尽职守跟踪印第安人乔,并且赶在凶犯闯入寡妇家行凶前,叫来了救兵,只可惜凶手又侥幸逃脱了。而困在黑暗山洞里的汤姆,在寻找出口的过程中,还与逃进山洞的印第安人乔撞了个正着,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冤家路窄。万幸的是,乔做贼心虚,还来不及上演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戏码,就魂飞魄散地消失在黑暗中。就在村里人预备为失踪的汤姆举行葬礼的时候,汤姆发现远处有光。顺着走过去,洞外正是那汹涌奔淌的密西西比河。

    汤姆·索亚的历险到此就告一段落了。就如马克·吐温在小说尾声中写的那样,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男孩的历史,因此必须在这里打住,再继续下去的话,就要变成一个成年人的历史了。写一部成年人的小说,你完全应该知道在哪里结束,没错,用一个婚姻来结束。但是少年的故事则不然,要在最应该结束的地方结束。

    第二部分

    汤姆·索亚也许是文学史上最有名的“顽童”形象。当我们一次次地为他的斑斑劣迹或是英雄壮举捧腹、揪心乃至沉思时,都会忍不住问自己:现在的我,距离那个最初的“我”,已经有多远了?假如遵照刻板、粗线条的分类,将这本书划归到“儿童文学”,那么它将失去一大半读者。马克·吐温在后记里就提醒道,这本书虽旨在娱乐少男少女,但成年后的他们也不要冷淡它。因此,我们不妨从创作背景、人物性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上再来深入说一说这本书。

    据说马克·吐温小时候也是个小混球,挨过的打、逃过的课不比汤姆少。照他的说法,汤姆·索亚的历险故事大多确有其事,小主人公身上混合着他所认识的三个男孩的性格特征。因此他能极好地体验并代入顽童的情感,将时代因素和自身经历完美地融入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时期,维多利亚时代的那种温文尔雅逐渐失去了栖身之地。而美国内战在摧毁奴隶制的同时,也加速了维多利亚式平静、少有竞争这种社会结构的崩溃,社会变化反映在人,特别是年轻人身上,就是把他们推向了挑战传统的浪尖。这部小说的时代景设置在南北战争爆发前的三四十年代,作者其实是借古喻今。以汤姆·索亚、哈克贝里为代表的一群宁可当强盗,也不要当美利坚总统的男孩,不断地在停滞守旧的世风中掀起惊涛巨浪。比如在三色票子换《圣经》的经典场景里,马克·吐温就对死板的传统教育、宗教教育的代表者——主日学校进行了极大的讽刺。一个连耶稣的十二个门徒都搞不清楚的孩子,愣是“骗”到了一本《圣经》。

    主人公汤姆的性格也很有意思。某些方面他绝顶聪明,聪明中又透着狡猾,比如出让粉刷栅栏特权,空手套得《圣经》,这其中当然有着对现实社会、人生道路的某些游戏规则的隐喻。他是多愁善感的,又是善良有担当的。在故事的最后,印第安人乔被营救汤姆的村民无意中封死在洞里,汤姆心头闪过了一丝悲哀——出庭指证的人是他,面对恶人死在洞里油然而生不忍的也是他。马克·吐温为书中反派乔设计的这个恶报是很有些戏剧性的,随之引发的小主人公的纠结,也是一种发自童真、源自本能的人道主义价值观的体现。读者逐渐会发现,小说开始时自己对汤姆“熊孩子”的印象是有误的,这个淘气包分明是“顽”而不“劣”,他看似无赖的皮相下,有着不同于常人的高贵灵魂。值得一提的是,小说的结尾暗示,汤姆长大后,也将成为圣彼得堡村成人世界中的一员。用文学评论常用的、带有一定阶级色彩的字眼来说,就是革命得不彻底,反映了作者的局限性。但马克·吐温其实留下了伏笔,汤姆的那位死党——哈克贝里拒绝回归体面与文明,他将游历在密西西比河上,开启属于自己的历险生涯。关于他的故事,也就是本书的续篇《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出版的当年,马克·吐温就开始了续篇的创作。他把自己对汤姆·索亚未竟的希望倾注在了哈克贝里身上。他不仅让哈克贝里在自然天地里尽情漫游,感受自由生活的美好,还着重描写了这位白人少年与一个黑奴之间真诚、平等的友谊,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海明威就认为所有的美国文学都来自马克·吐温的这本书。他在非洲打猎时曾向一个丹麦人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学,他说:“《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是我们最好的书,在它之前没有文学。此后也不曾有过能与它媲美的。”

    《汤姆·索亚历险记》集童趣、讽刺、幽默于一体,充满了阅读的乐趣,是一部跨越百年的经典,至今仍是许多国家中学生的必读书目。而这个小小粉刷匠也早已走出了圣彼得堡村,成为全世界的汤姆·索亚。早在1917年,这部小说就被搬上了银幕,此后百年间,德国、罗马尼亚、苏联、捷克、墨西哥、日本,都曾将它翻拍成影视剧、动画片。在美国科幻片《天降奇兵》中,汤姆·索亚还第一次以成人形象出现,身份是一位秘密探员。但对于汤姆这群孩子最后会变成什么样的成年男女这个问题,作者似乎并不鼓励这样的好奇心,他认为最明智的做法是,不要披露他们目前的生活状况。

    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而马克·吐温所擅长的通俗的民间口语、俚语,也让一代戏剧家萧伯纳尊他为语言大师。鲁迅先生曾说,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了。

    总结

    好,最后让我们回顾一下本期内容的知识要点。

    第一,马克·吐温以幽默讽刺入世,却以独树一帜的辛辣嘲讽针砭时弊,成为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被福克纳、海明威等大作家誉为“美国文学之父”。

    第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塑造了一个文学史上经典的顽童形象,是马克·吐温自身经历和时代因素的巧妙融合。他顽童的皮相下是不同于常人的高贵灵魂,他的叛逆与善良是对刻板、僵化的成人世界极大的嘲讽与叫板。

    第三,这本书不仅是跨越百年的经典,而且孕育出一部不朽的续篇《哈克贝里·芬历险记》,这在文学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撰稿:黄昱宁工作室

    脑图:刘艳工作室

    转述:杰克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8-1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ae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