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有的同学,有问题不敢问
第一种是害怕自己的问题是个案,是自己一个人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就我不知道,害怕问出来,大家嘲笑自己,怕丢面子。
我想说,“当你在努力成长时,如果有其他人嘲笑你,你完全可以无视他们的嘲笑。
原因很简单: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嘲笑什么。
真正做好过一件事情的人,是不会去嘲笑他人的,因为他们知道做好一件事情有多不容易。
这其实也是对大家的一个提醒:永远不要嘲笑别人。
因为当你开始嘲笑别人时,就说明你自己,也没有做好过这件事,所以你还不知道这件事情有多困难。
其实我们可以把“嘲笑”这个词,在我们的字典中剔除掉,那么自然也不会太在意别人对我们的态度。
因为我们的操作系统根本识别不了它是什么意思。”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你的问题就是大家中一部分人的问题。
你问出来了,不仅帮了自己,也帮了大家,你就是大家的贵人,“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自顾自地牛,贵人不一样,他们常常“以和为贵”,并且更懂得“独贵贵不如众贵贵”。”
反正我觉得好问题比答案重要太多了,我打算有了孩子,就叫李问。
第二种不敢提问的同学,可能对“求助”这个词有误解。
“把“求助”当作是一个低声下气,卑躬屈膝的行为,实际上,那不是“求助”,那完全是乞讨啊。”
樊老师在第六期的课程中讲过,帮助别人就是我们人类共通的需要。
其实呢,在我们出手相助的那一瞬间,我们就已经得到了自然的回报。
在生活中,求助也是正确展示自我价值的一种形式。
别人之所以愿意帮你,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你的价值,要么你的价值能够帮助他确立自己的价值,要么这种价值让他看到了你未来的某种可能性。
这就是我说的两种不敢提问的情况。
我其实说的就是我自己,以前的我,自卑,胆小,讨好别人,根本不敢提问和发言。
自从去年参加樊老师星空下的演讲,我问老师,我和妈妈的关系处不好,怎么破?
他很有哲理地说了一句:是你的勇气的问题。
恰巧旁边有一个樊登读书西安分会的会长,她告诉我去看《被讨厌的勇气》。
我半信半疑,跑去问樊老师,那这是我有没有勇气的问题吗,他说,对,是这样的。
回家后买了这本书,看完了,舒服多了,又看了《被讨厌的勇气》的同名电视剧。
以前我学的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那里面主要讲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面的理论,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而这本书中的阿德勒却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在阿德勒的学说里,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
比如说,我有童年逆境,所以我觉得自己的心不能安住在当下,其实不是,是因为我没有勇气去投入的去爱,投入的去做事情,才觉得自己的心不能安。
就像我现在想要去当老师,却迟迟未动,是因为我想要改变但有害怕改变,我对现在的工作感到不满,但又对新的生活方式,充满了不安,我迟迟未动的原因是,我内心已做出了决定,我选择了不变,我没有改变的勇气。
在阿德勒的眼里,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这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我的课题。
如果这样考虑问题,我就可以从过去中解放出来了,以前我裹足不前,(裹足不前,这是一个成语,知识点),可以怪父母怨社会,而现在阿德勒把人生责任和选择权交给了我,当我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后,会发现,我一直很自由,真正让我裹足不前的,原来是我自己,而承担这种责任和自由,需要我有无畏的勇气。
当我看完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我的内心不再那么怨恨了,心静了下来。
所以今年三月份参加《可复制的沟通力》训练营,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全新的李虎虎,但是我还是有自卑,有时胆小紧张,有时讨好别人,有时不敢提问和发言。
我有一个朋友,他第一次跑完全马跟我说了一句话:
以前以为坚持就是永不动摇,现在才明白,坚持就是犹豫着,退缩着,心猿意马着,但还在继续跑。
最后我给大家说一个我坚持了962天的一个事情,每周写一篇文章,我现在写了331篇文章,我有两篇文章阅读量过万。
“用输入倒逼输出,让自己的成长有迹可循。”
写作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锻炼思考能力,锻炼分析能力,锻炼沟通能力的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
里面带引号的都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老师,李笑来的文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