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王朔的小说,因为他真实自然,在幽默诙谐中讽刺了做作与虚伪。遗憾的是,这篇小说没读过,但它被拍成了电影,我有幸看到了截取片段。我被逗笑了,笑后有思考也有感悟。好的作品,便是如此吧。
这是一堂令学生昏昏欲睡的语文课。
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课文。
“胜利就在眼前,而你却看不到胜利,多么的令人遗憾”,伪军官狞笑着说。
二排长面对高高举起的屠刀,双眼喷火,目光带着微笑,把轻蔑的视线投向刽子手。
枪响了......
“老师,” 男孩举手叫着老师,“敌人抓住咱们几个人啊?” 男孩站起来,问她。
胖老师摘下眼镜,颐指气使反问道,“他,是单数还是复数?”
“我怎么觉得,好像有三双眼睛望着敌人?”
男孩没有回答老师的质问,却把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这引起同学们一阵窃笑。
“这只是一种修辞方法,表现了革命者既无畏又愤怒,同时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老师把眼镜扔在讲台上,有点气愤,有点不耐烦,也有点被学生质疑后,脸上挂不住的不悦。
“哦,那老师,您能这么看我一眼么?”男孩问道。
同学们再次笑了。这次声音比上次大,也比上次放肆了些。
“请你不要影响课堂纪律,有问题,可以下课后到办公室找我交换看法。”
看得出来,老师已经在刻意控制情绪了。
向来都是老师在上面夸夸其谈,用准备好的资料,做着所谓讲解。
那“讲解”,不过是读出了标准答案的主旨。至于学生有什么想法和不解,老师才不管,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也没能力解答。
因为他们太久没有思考了。整天对着标准答案讲课的人,又怎会怎敢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我就是有点好奇,不知道这三种眼神,怎么一起使。”男孩这样告诉老师。
想想还真是,这三种眼神怎么在同一时间使用出来呢?
我站在镜前,试图用作者笔下英雄的眼神看自己,却终究没能让“喷火”的目光带着“微笑”,再“轻蔑”地投射出去。
“有的同学就是爱显示自己,好像自己比谁都聪明,不要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以为谁都不如你。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老师最不喜欢。这种人将来也没什么出息。”
老师已经完全不想控制极力在维持的淡定与平易,声音犀利地挥动着她的小胖手。
“到底是谁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最爱显示自己啊?”男孩没被老师的气愤吓住。
“你不愿意听讲,可以出去啊。”老师显然已经没了办法,但又不愿就这样让学生驳了面子。
这是许多中国老师,却绝不仅限于老师这一群体的众生之特征:只能狂热赞同,不许丝毫质疑。
“我不出去,我也不愿意听你讲。”
男孩的回答,逗笑了全班同学,大家不禁给他鼓掌,我也是。
“你出去,” 老师有点歇斯底里。
“我不出去,” 男孩不示弱。
“我请你出去,” 老师极力克制着自己内心的暴怒。
“我不出去,我有权坐在课堂里头,我交了学费了,刘桂珍老师。” 男孩在老师的拉扯中挣扎着,却绝不妥协。
“哈哈......”,同学大笑。男孩得意地向大家作揖致谢,老师气愤无措地转身走回讲台。
“同学们,你们是想把课继续下去呢,还是任他一个人搅得大伙无法上课呐?”
老师开始发动大家,希望能依靠众人的力量,来孤立这个不听话的学生。
“老师”,一个男生举手。
“你说”,老师看到了希望,觉得援兵到了。
“我们听任他搅得我们谁都没法上课。”
“哈哈......”,大家笑得五花八门,有敲桌子的,有拍手的,更激动一点的,则两两比划起武当、少林......
这看似乱成一团的教室,确实不如一片安静、没人质疑,没人提问,聆听标准唯一的答案,整齐端坐的方阵好看。但,它是真实、正常、有生命力,让人看到希望的课堂......
文|枫叶丰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