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老师的语文教育叙事
残雪“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这是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最后一段,我却认为这一段最能体现宋濂高妙的语言艺术,于是上课的时候我就组织了学生们去讨论:最后一段能看出宋濂的哪些高明之处?
学生们对这个问题果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原本他们认为这一段是可有可无的。但是从哪些角度去体会宋濂语言的高明呢?我让他们分分层次,从原文入手,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了。
宋濂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早就明白马生来找他的用意,无非就是看到宋濂颇受重用,又是自己的同乡,如果宋濂愿意提携他一把,那么自己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很明显,宋濂给他指了一条路,这条路,宋濂自己走过,但这条求学之路,充满着艰辛,需要一个人极大的毅力,极大的学习自觉性,才能到达光明的前途。正因为如此,宋濂在赠序的结尾,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让马生心悦诚服地接受。
一、借他人之口称赞马生。“流辈甚称其贤”,这样的称赞既不代表自己对马生的定论,同时又让马生感受到自己收到很多人的好评,同时也能感受到宋濂对他的关注,这样的称赞听者是很受用的。
二、有依据地夸赞马生。“辞甚畅达”这是宋濂看过马生的长信之后,有根有据地对他的文辞进行的评价。说明宋濂已经认真看过马生的信,充分尊重他人,同时又非常客观地评价。
三、对人品的赞赏其实是对马生的期待。“言和而色夷”,这一句我特别欣赏,就像小时候很多小朋友得到的评价是“这个小朋友特别能歌善舞”,看到这样的评价,哪怕自己不喜欢唱歌跳舞,为了符合老师对他们的评价,他们也会更积极地去展示自己,马生看到宋濂对他这样的评价,以后也会更加谦和和平易吧!育人于合理地夸赞与期待之中,宋濂可以说是一个善于说话的人了。
四、认可马生的自我评价,更好地激励他用心学习。“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既然马生的自我评价都是善学,那么何不顺水推舟?强化马生的这种自我意识,让他在求学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呢?
五、最后表明自己的写作目的,既是文章的文体规范,也把这篇本身赠送给马生的赠序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适用于当时马生的,也适用于七百多年后的我们。
妙哉,好文!
冬日校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