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陇中地区都要杀猪。在人们的观念中,不杀年猪好像年味不浓一样。
年猪杀了以后,女主人一般会腌肉。先把肉切成小块,然后慢火翻炒,熟了以后加盐储存到肉缸里后期食用。肉缸里的脂油凝结成固体,自动封闭肉,防止细菌滋生。这样储存的肉可以吃一年。长大后,听别人说炒肉不要清油,直接用慢火炒肉,加入调料,炒的肉香,保存时间长。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我母亲炒的肉到了夏天就有了异味?因为她是用清油炒肉,夏天容易融化,细菌感染,肉自然不香了。
腌完了肉,剩下的就是肋骨、猪头、猪下水、猪骨头。冬日农民比较闲,大家开始煮肉骨头。冬天一般生炉子,喝完早茶以后,在大锅里炖上骨头。等到中午时,午餐就是啃骨头。一盘排骨上桌,一家人蘸着料,来个手抓排骨。骨头上多瘦肉,啃着啃着,牙缝里钻满了肉丝。前些年,农村没有牙签,大家一般用绣花针来掏肉丝。很多时候,用完了针别在墙上,有时候针掉到炕上,很可能会扎屁股。
啃骨头是个技术活,要点耐心的!通常情况下,在肉筋相连处,很难吃干净肉丝。小时候,我们大概一吃骨头上的肉,啃骨头的重任就交给母亲了。我母亲比较节约,会一个骨头一个骨头的啃,直到没肉。啃脊椎处的骨头时,我们得掰断连接处,骨头就变小了,方便啃肉。有时候,我们用筷子扣出骨髓,边吸边吃,据说骨髓有营养价值,我不得而知。
一顿排骨吃完,肚子饱饱的,感觉很爽!小时候,过年才能吃上排骨,孩子多的家庭得省着吃,不然客人来了,没有招待的佳肴了。对于农村人,端上排骨就是最高档次,要招待尊贵的客人。
时代进步很大,如今排骨已经不是稀罕物,城里人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吃,但是正宗的排骨还要到农村吃。陆游写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农村的年味比较浓,农村的肉多是自家产的,无污染,绿色食品。
人很奇怪的,上个八九十年代,人们羡慕城里人的饮食起居,如今大多数做了城里人,反而怀念农村人的生活。一到过年,城里人倾巢出动,回到农村过个年,总感觉到农村才算过年,陪家人吃顿猪骨头,感觉很棒。在城里楼房里看春晚,总感觉缺点东西。
父母去新疆了,家里再没养过猪。吃到排骨,总会想起以前父亲杀猪,母亲炒肉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