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重温经典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10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10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19-10-07 00:30 被阅读0次

一只歌唱了一千多年的白鹅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9

初唐四杰,除了卢照邻二十岁才当典签,年龄稍大之外,其他三个都是天资聪颖的神童。王勃十六岁入仕,杨炯九岁被举为神童,而最让人钦佩的,恐怕是骆宾王七岁写咏鹅诗了。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9

西哲狄德罗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有人说,不能发现美是因为我们的观察力不够,于是从小学到中学的作文课无不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其实,真正的美并不是观察出来的,而是感悟出来的,而要能感悟美,必须有一双对世界充满好奇的眼睛,一颗纯净的心灵,也就是孩童的眼睛和孩童的心灵。

这首诗简单得几乎没有什么“潜力”可发掘,但是简单的诗歌却包含了美所包含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声与色。前面三个叠字不故作姿态,而是自然晓畅,仿佛是孩子看见白鹅时一叠连声的惊喜的喊叫,第二句描写白鹅歌唱之态,神态活泼生动。让人叹服的是后两句,干净利落,但是白、绿、红几种颜色跃然纸上,于是,一首诗变成了一幅画,一幅有声音的画。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9

钱钟书先生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说:“诗和画号称姊妹艺术,有人进一步认为它们不但是姊妹,而且是孪生姊妹。”(《七缀集》)

郭熙《林泉高致》也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骆宾王的这首诗更象是一幅有形的画,其形象可闻可观甚至可感。发乎天然,止乎自然。于是,这首从七岁儿童口中吟出的诗,就成了一千多年来中国的父母们几乎必然给孩子读的诗,之所以说“读”而不是“讲”,因为不管在哪一个朝代,当这只可爱的大白鹅从爸爸妈妈的朗读中游出来时,不需要繁琐的注释,不需要细致的分析,再幼稚的孩子都能立刻听到白鹅的歌声,看到一汪清水中白鹅划动的红掌,这一瞬间,他们就和这个七岁的孩子拥有了共同的好奇和惊喜,到了晚上,他们就会做一个同样的梦,梦见那只唐朝的白鹅,从梦境的那头朝自己游来,昂首高歌。

孩子们不一定知道,这只美丽的白鹅,已经这样游泳歌唱了一千多年了,而且,还会这样一直歌唱下去。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9

(未完,待续)


长按赞赏码,感谢诸位的鼓励支持!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9

相关文章

  • 安居士/海滨:怀念唐3

    喜欢唐的简友,请直接点击下面蓝色字。简书《重温经典》系列之《梦回唐朝》目录及链接1-10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1 重...

  •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10

    一只歌唱了一千多年的白鹅 初唐四杰,除了卢照邻二十岁才当典签,年龄稍大之外,其他三个都是天资聪颖的神童。王勃十六岁...

  • 安居士/海滨:怀念唐5

    喜欢唐的简友,请直接点击下面蓝色字。简书《重温经典》系列之《梦回唐朝》目录及链接21-30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21...

  • 安居士/海滨:怀念唐4

    喜欢唐的简友,请直接点击下面蓝色字。简书《重温经典》系列之《梦回唐朝》目录及链接11-20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11...

  • 安居士/海滨:怀念唐6

    喜欢唐的简友,请直接点击下面蓝色字。简书《重温经典》系列之《梦回唐朝》目录及链接31-40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31...

  •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3

    属于未来的诗歌 野 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

  •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4

    人不轻狂枉少年 西方有句谚语:“造就一个艺术家需要三代。”这话说的其实是家学渊源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一点在艺术上...

  •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1

    公元7世纪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剧变的时代。当时的欧洲还在蛮族入侵的噩梦中沉睡,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中;拜占庭发生福卡斯政变...

  •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2

    斗酒学士王绩 王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是隋朝著名的文士王通的弟弟。从小就有才名。十五岁的时候,他谒见隋朝重臣杨素...

  • 重温经典:梦回唐朝7

    为时代定一个阳刚的基调 诗歌的发展像一条长河,上游的每一颗水滴对下游都或多或少地起着作用。唐诗的产生,与齐梁的诗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温经典:梦回唐朝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igu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