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30日发的一条朋友圈信息引出了好几个许久未联系的朋友,缘由是我晒了那天参加复旦大学第二届乐跑全能王比赛得了第六名的照片, 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我有一天竟然会参加运动会,甚至还得了名次,所以纷纷点赞留言或者疑问。

一年半之前认识我的所有人对我的印象应该都是:一个比较内向且超级不喜欢任何运动的女生。 当初还在读书的时候,我的体育成绩除了一个800米,其它项目好像就从来没有可以达标的。 因为当时只要文化课程成绩好,老师们基本都不在意你的体育好坏,即使是体育老师最后也都会给一个60分过关。所以对于体育活动排斥的自己根本不会多花一分钟去做运动和锻炼了, 因为总觉得那是在浪费看书的时间,甚至对那些体育好而成绩差的同学有些不屑。虽然初三时候因为体育检测不合格而错失了三好学生中考可以加分的机会, 但还是觉得没有必要多花精力在体育运动上面。
或许真的是因为四十不惑的缘故吧, 忽然想做一些自己以前不曾想也不会尝试的事情,40岁生日的一个愿望就是想去沙漠看看。为了可以加入去沙漠比赛的队伍,我开始了一周一练的健身锻炼。还记得第一次锻炼才开始10几分钟,我就已经大汗淋漓头昏眼花,只能歇菜在一旁休息观摩了。但是坚持多花一些时间在运动上面还是有效果的,后来我逐渐跟上了队伍的节奏,最后也顺利完成了去沙漠的目标。尤其发现自己70公里沙漠徒步的成绩还超过了一些体能好的队友后,仿佛又有了20年前读书时候的成就感:多看几本书多做一些试卷,总能比别人多考个几分一样。所以从沙漠回来后心甘情愿的每周一次继续锻炼了,事实也再次证明了:你花了时间的,迟早终归是会有收获的。

所以也就有了我朋友圈新信息的那一幕,二十多年前那个体育不及格生,即使和一群热爱运动的人比赛,竟然也可以有站台的机会呢。原来不把自己局限在固有的框架里面,真的有机会可以发现另外一片天空的。
不惑的年纪也明白了,天赋是极少数人才有的, 而且没有在天赋上努力和花时间,再强的天赋也终将归于平淡。大部分平庸没天分的人,如果认真努力做什么,也还是有机会做成什么的。

现在回过头看看自己,当初读书时候成绩还算不错,那是因为花了别人多一点的时间看书做题。体育烂是因为根本不愿运动锻炼,那些体育好的同学也不是天赋异禀,因为他们花了时间在运动训练上。
能量守恒定律原来都是真实的!一直自认也被认为是没有任何运动细胞的我,在多花了一些时间在运动上面后, 运动技能即使在不惑的年纪了也可以有所表现的。也终于明白很多人抱怨年纪大了记忆力退化了,根本原因是你没有像年轻时候多花时间精力训练记忆力了。
原来所有的逆袭,或许一部分是因为运气使然,但是更多的是因为有不懈的努力和长久的准备吧。你做了什么,就有可能得到什么;什么都不做而想改变只能是臆想和海市蜃楼。
所以我想告诉那些朋友圈被我震惊到的朋友们,我的变化也没有什么可惊讶的,如果你想你愿意,你也可以做到,而且任何开始都不会太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