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天下来都好心累,原因是大部分时间我在迁就弟弟的需要,把自己的需要暂时放在一边,到晚上他睡着后,我终于有了自我连接的时间,感觉他是一个高需求的孩子,只要被拒绝,就会伤心难过。
今天晚上陪他讲故事的时候,读到一篇关于爷爷的文章,文章里的爷爷好有爱,孩子躲猫猫的时候,爷爷每次都会假装找不到,每次等孩子自己跳出来吓爷爷的时候,爷爷都假装很惊讶,孩子心里则美滋滋的;每次孩子想吃好吃的东西的时候,爷爷都会爽快地同意,还会问孩子够不够……在孩子的眼里,爷爷是那么地爱他。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比我家弟弟大一岁,看来,我还是对弟弟有过高的期待了。
那我平时有什么需要没有被满足呢?自主权,掌控我自己生活的自主权,如何去满足呢?爱他人才是真正的爱自己,爱自己的终极环节是感激他人,感激自己,当我们心怀感恩,向他人表达感激,我们在付出。
阿德勒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观点是:课题分离的起点,他者贡献是终极目标,对他人的存在表达感激,由此呈现我们的价值。
综上所述,作为家长,作为社会共同体的一员,满足自己价值感的需要的方式就是,由衷地爱他人,由衷地进行他者贡献,最终,我们呈现了自己爱的模样!
感恩弟弟,他的存在和与我的互动,让我收获了成长!清晰了作为社会人的真正形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