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这简书上的首篇文章,既然此互联网如此红火,那我也只好开篇带上互联网这个高大上的关键词,这个标题还是纠结良久而定,本想着将“江湖”一词去掉,可是终究觉得少了一丝匪气,想想还是罢了。
法国有位心理学大师叫古斯塔夫.勒庞,他写了一本对心理学影响有近20年的学术著作《乌合之众》,书不厚一般也就两天左右可以读完,寥寥数语却一语道破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带来的低智商化进行有理有据的科学分析,可谓那叫颠覆的一个彻底。联想到如今的互联网生态,啼笑皆非的是竟与这本书的群体效应如此弥合!
互联网,这个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如今以一种摧枯拉朽的姿态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发展的势头可以说是一飞冲天,料想前后五百年无二可望其项背!而在国内真切的飞到寻常大众耳中要延迟的多,说到这儿,我们不得不应当要感谢一个人—雷军,说起此人,可谓互联网行业的绝顶高手,2010年4月,小米公司成立,那时的手机市场大都是被高端人士为主的三星和苹果占据,此时的他硬是以破坏式的价格和配置打响了国内进军移动互联网的集结号,在外界厂商没有反映过来的时候,小米的势头一时无两,而此时的互联网思维如同风口下的猪一样悄然盛行,国内的大小公司纷纷如赌徒一般压上了互联网这一上上签,没上车的挤上车,没买票的补上票,这种魔鬼式群体性效应在“互联网+”的概念提出后达到了高潮,随后国内的创业思潮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真的是一个百发齐放,绚丽多彩的行业啊,比如本来可以通过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硬是组建了如互联网+外卖、洗车、洗衣、美甲等互联网O2O创业公司,还各自携带着数以亿计的资金拔山倒数而来,公众对互联网的追捧在A股市场中暴风影音39个涨停达到了顶峰,这一切的一切无疑不显示着互联网界的群体狂欢,然后随之而来的是如同乌合之众中的群体效应一样,使得互联网江湖的群体性低智商化暴露无遗,你看那新兴市场的群体性迷失让2015年的春夏变得异常热闹!一群人坐下来聊天,你要是不知道个O2O、大数据、互联网思维、工业4.0、web 3.0等关键词,你就老老实实待着,几乎没你什么事了。
一个行业的病态发展造就了那些寻求投资的创业公司知道盈利遥遥无期,还一本正经的胡说是互联网思维改变世界,一帮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的创业者说着致富的秘籍,当一件事被所有人都认为是机会的时候,他已经不是机会了,有人戏称望京SOHO的扫码一条街走过来,你的办公桌上是已经没有多余的位置了,可见万众创业的火爆。
互联网江湖迎来的群体性效应,是一帮被创业致富洗脑的乌合之众,一直以来,教育的核心一直以培养我们有颗冷静的大脑,学会独立思考为准,而群体是将所学之识消失殆尽,我们跟随的不是自己的思考,而是在互联网风头飞起来的猪。玲琅满目的创意,众筹漫天的资金,这帮人无时不刻不在向众人宣示着,属于我们的时代已经到临,互联网可以改变一切,转型还可能活下去,不转型一定会死,趋之若鹜的朋友们对互联网的崇拜之情超越了娱乐明星的影响,他们想你灌输着互联网是一场革命,是一场思想的盛宴,是一场灵魂的洗礼!
一场饕殄盛宴的落幕远比想象中快的多,行业间的整合也预示着市场对行业的隐形化调整,我们可以不相信一个人的滔滔不绝,也可以不相信资本游戏的左右腾挪,但不能不相信市场这只隐形魔术手的能力,无论这个世界如何疯狂和不可理喻,都终将在某一点某一时刻达到平衡,恢复一个正常的需求市场。
所谓“小隐于野大隐于市”,我们做不了小隐,却可以试着做出大隐,混迹于互联网,沏一壶好茶,听他摆龙门阵,看他秀伶牙齿,再饮三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