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坛讲座内容整理

论坛讲座内容整理

作者: 书声2020 | 来源:发表于2019-12-31 15:48 被阅读0次

书声2019/芝麻

11月15日参加上海心理学会应用心理学年会、中国应用心理学自主创新高峰论坛,听了五位专家的讲座内容,他们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分别阐述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接地气,也不乏有新的思考。

第一讲:《压力的自我调适——基于研究的视角》,海军军医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系教授,邓光辉主讲

压力的调适,在心理学的讲座中应该是说一个很常见的话题。邓教授开场先抛出一个评量问句问听众:在最近一个月来,如果用0到10分来代表你所处的压力,0分表示没有压力,10分表示压力非常非常大,分别请大家举手示意,结果将近四分之三的人都表示压力较大,并分别有睡眠不好、胃肠道问题、皮肤过敏、内分泌失调等状况。可见,压力是我们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压力呢?用英语单词”stress”表示压力更为确切,压力通常会产生应激,而持续过度的压力就会引发心理症状群,随之而来的即是厌学、工作倦怠、心理问题等。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有三个方面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压力的生物学因素:植物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管理压力就是管理健康,也就是管理生命。

有压力会让人觉得累,而没有压力又会令人觉得可怕。压力不足和压力过度都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学习业绩。那么,什么是过度压力?过度压力表现有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症状。生理症状如:头痛、失眠;体重减少或增加;心脏疾病;发抖、紧张;高血压;胃溃疡/消化不良;性方面的问题;皮肤状况变差。所有五种感觉更加敏锐:面色苍白、口干舌燥、呼吸加快、肌肉紧张、胆固醇增加、内啡肽释放、甲状腺激素增加、心跳加快、胃抽搐、肾上腺皮质醇激素分泌增加。

心理症状从情绪、认知和行为三方面来看。1、情绪: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易悲观;易发怒、好斗;情感变得脆弱。2、认知: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有明显减退;反应速度变慢;思维缓慢、混乱;错误率增加。3、行为:失去活力和动力;犹豫不决;沟通出现问题;强迫性行为增多;滥用物质行为增加。

过度压力会表现为:交感神经张力增强、副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身体疾病表现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内分泌失调、消化道疾病。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PTSD、精神分裂症。

压力如何自我调适?92%的人靠宣泄,如:吃好吃的、喝酒、购物等。宣泄的好处是快,而缺点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基于研究的压力自我调适是:身心调适——“三个平衡”。1、生理平衡;2、人际平衡;3、内心平衡。

休息(生理恢复);运动(能量平衡);放松(生理平衡)。

方式:瑜伽、太极、冥想、快走(每秒2到3步,每天40分钟到1小时,路程3到5公里,起码坚持三个月,使之成为习惯,不走就难受。)

正念冥想减压:正念是一种有意识地,不被判断的对当下的觉知——乔·卡巴金

内观:观呼吸、观身体、观想法。强调:此时此地、不评判、无期待。

案例:拍卖。游戏规则:拍卖二件珍贵的物品,一个是梵高的作品,一个是稀世的钻戒。结论:通常,人都不会想到去通过协商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拍卖品。

人际的平衡——“换位思考”:

人不是被所发生的事情困扰,而是被对该事的看法所困。心随境转则烦,境随心转则乐。所以,要审视内心,调整心态。

内心平衡:

1、内省反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管,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也包含内省智力。

2、拥抱压力

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克尔有一个TED演讲,“How to make stress your friend”。

3、驾驭欲望

心理压力的来源主要有:工作压力;人际困扰;家庭冲突;情感变故;创伤事件。其内在表现是:挫折、冲突。工作压力的根源:1、太想做好,欲速则不达(挫败);2、不想做却不得不做(冲突);3、患得患失(冲突) 。

佛家的观点,烦恼的根源:贪嗔痴慢疑。以入世态度做事,以出世心态对待结果。看淡得失,平常心对待。

4、变通思维

赋予工作意义感。什么能让工作有意义——《麻省理工斯隆管理评论》2016。

劳其神而疲其形,乐其神而忘忧。

“健康”的说文解字:

“健”以人加建,含义是有力的,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步如飞,健在,健壮、健美,健硕等等。健是有力量,硕是块头大。

康的含义是五个方面的道路都通畅。古人命名一路畅通为道路,一分为二有分岔叫岐,十字路口通达四个方向叫衢;通达五个方向就叫做康;通达六个方向叫做庄;通达九个方向叫做馗(逵)。人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是通达各个方向的道路。

“变通”的境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即:好事和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积极行为:微笑,笑对人生;舒展放松的身体姿势。

第二讲:《心理学的三种看见》,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教授,贺岭峰主讲

贺教授的讲座内容主要从心理的结构、心理的通道以及微笑的路径三个方面来展开。现在是新熟人社会,每个人都渴望被看到,每个人做的每件事也都可以被看到。举淘宝双十一的例子,去年的双十一,淘宝做了7亿个不同的首页,针对每一个淘宝用户。所以,每个人打开的首页就是你的个性化、独一无二的那一页。淘宝会有无数的心理专业、大数据工程师在背后工作、研究消费心理。现如今,即使你可能不被家人、领导看见,你一定被淘宝看见。

人的心理其实就是一个冰山,冰山表面的就是每个人的行为。心理的通道:应激中心和奖赏中心。应激中心的过启动和奖赏中心的误启动都会影响每个人。

凡是学霸能干的,机器人都能干,现在家长重要的是要培养一个不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孩子(学渣也许就不可替代)。这句话不知道会不会让那些焦虑中的父母释然。

呼吸:正念、冥想放松;运动:可以让全身性的神经递质变化;微笑:是人的“出厂设置”,人需要发自内心的真笑。

微笑宣言:

1、微笑主义认为,内外和谐、身心一致的微笑是生命存在与成长的最佳状态。

2、微笑主义提倡N400的真笑,反对P300的假笑;提倡积极成瘾,反对消极成瘾。

3、微笑主义认为,奖赏中心和应激中心的双轮驱动时人类实现自我进化、自我迭代的力量。

4、微笑主义认为,“不要”的训练让我们规避风险,“要”的训练让我们找到幸福,而微笑训练让我恢复人生的“出厂设置”,消除“心理病毒”,启动“生命原力”,追求幸福生活。

5、微笑主义认为,应激中心的过度启动和奖赏中心的误启动是当今时代精神心理问题的深层根源。

6、微笑主义认为,微笑是通过意识打通潜意识通道,觉察并调控应激中心和奖赏中心的刻写功能,改写静默神经源代码,促成当下改变的最有力的路径和方法。

7、微笑主义认为,要让微笑重回到人们脸上,看见自己、用心微笑,让世界看见真实微笑的力量。微笑训练可以改善人和世界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人和自我的关系,让人类真正幸福起来。

贺教授在讲座期间,重点推荐书是《思考快与慢》。

第三讲:《人生观与适应性时间管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应用心理学科主任、终身教授;南达科达州大学(美)终身荣誉教授,王晓田主讲

什么是自知意识?自知意识是人类独有的,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整合起来看的一种能力。

文化价值如何影响决策?

价值的取舍:失远就近

人类的生之快乐,在于知道生命有限;从而也有了更高难的精神追求。

人们通过满足底层需求弥补高层缺失,救治精神痛苦。

美食的力量和食物的救赎;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垂死病中惊坐起,吃喝玩乐又一年”。

文化、人生观和人生终点:

文化影响价值感:特定的文化环境塑造特定的人生观。

然而,文化犹如地心引力,只有在跳跃的时候才能感到引力的存在。

对于研究者而言,我们需要找到的是够观测到文化价值引力的某种“跳跃”的条件状态。在我们的研究中,这个彰显文化价值效应的条件就是“死亡凸显”,也就是启动一个人“终有一死”的意识,使其关注“自己的人生终点”。

这是一种人生的终极意识和终极反向思维。

生命历程的适应性与时间管理:死亡意识与终点提示的关系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死亡没有什么恐惧的,就像没有梦的夜。——苏格拉底

死亡和生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必须同等对待。——荣格

日常生活借鉴:

死亡思考与底线思维;终点提示的好处:给我们一种紧迫感。

冯仑:“死亡是人生的朋友,也是人生的导师,因为站在终点回望通向终点的道路,会有很多感悟……要静下心来去和死亡对一对话,谈一谈心,站在死亡的角度来看一下,今天的自己,究竟是不是做了具有价值的事情”。

死亡思考与时间管理:

1、死亡思考增加紧迫感。

在我们的生命刚刚开始的那一刻,就应该有人告诉我,我们正在死去。那样的话,我们也许可以在每一天的每一分钟都做到极致。我说就是要这样做!不管你要什么,现在就去做!我们的明天只有那么多!

2、死亡思考使人自省反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王石《登上让我学会面对死亡》,死亡思考,底线意识。

黄永武《旷达者》,想不开是因为没有能“现在或过去”或者“现在与将来”结合起来思考。

向死而生:把每一天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把每一天当做你最年轻的一天,也是最美的一天。

3、死亡思考使人向善。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孔子《论语·泰伯》

生命最真实的结束是知道生命从未结束。

死而不朽: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如果我们的生命可以在孩子们和年轻的一代中延续,那么我们的死就不是一种终结,因为他们就是我们。我们的身体只是生命之树上那些枯萎的树叶。——Albert Einstein(1879—1955)

人生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是人生进取的一种原动力;在生命终点的参照下,人们能够更为感性而合理地规划自身的当下与将来。

经常与死亡谈谈心,达成自我与世界的最终和解。

说明:本讲座教授用了大量的英语PPT,原谅我英语水平有限,错过了许多精彩(此时只能怨自己以前没好好好学习)。

 第四讲:《看见未知的自己》,复旦大学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孙时进主

孙教授的讲座从他意识到自己怕参加哀伤辅导课程,回避死亡,到去参加,试着接纳和解的例子展开。他觉得,看破、放下、自在,就是人生的过程。当你成为你自己,不需要跟别人PK,你就可以。

内观:走进内心深处,激活自己。往外走,是梦想;往内走,是觉醒,寻找精神家园和觉醒。需要自己去体验,做到知行合一。

第五讲:《变革时代的应用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刘永芳主讲

变革时代的心理学特点

一、从后台走向前台

从工具到目的;从管理心理到心理管理;从HRM到HRD.

二、以基础研究发现为脚本

没有科学研究支撑的应用都是“耍流氓”;基于科学发现的应用心理学。

三、软目标、硬技术

现在的应用心理学在用“软技术”实现“硬目标”,未来的应用心理学将用“硬技术”实现“软目标”。

未来的竞争是脑资源。竞争什么呢?Mindset(心智模式)

Reset our mind 是应用心理学的终极目标和第一要务。

心理管理学:一门建构人们心智模式的学问。

“有限理性——心理管理——积极思维”(包括对别人和对自己两方面,自己是前提,惠及自己、惠及他人)。

动机管理——认知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和社会管理。

一个逻辑体系:

有限理性

心理管理积极思维

“硬技术”:科学研究发现的流程化和程序化;流程和程序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行为科技”是未来科技的方向。

四、应用举例:贝斯推理的生态化。

例子:医疗检查中癌症指标呈阳性,实际患癌的概率有多大?概率在10%以内,据此猜测现实中误诊或过度治疗还是常见的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坛讲座内容整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mq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