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度百家发了一篇文章说,创新必须有“小白”思维。文章提出了两个观点。
首先,外行人思维更利于创新。
很多人工作了很多年,终于成了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工作中开始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断有人来找你解决问题,你微笑着迎接各种挑战,淡淡的送走困难,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可行业内的重大创新经常是外行人做出来的。比如,打车软件不是出租车公司做的,余额宝也不是银行发明的。
为什么呢?
对于外行人来说,因为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束缚,就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们一切构想的根源都是“我想要这样”,而不是“能不能实现”。每个外行都抱着一种“能实现”的积极态度,美妙的创意才会相伴而来。我们成为了专家,常常考虑的是“能不能实现”和更多的“不可能”,所以很容易被困在通常的做法中,难以产生飞跃式的想法。某些成功了的,已经存在的方法、经验和知识反而会导致想象力匮乏,创意缺失。
举个例子,下雨天的时候开车,为什么看到的雨滴是白色的?这是因为雨天开车是开车灯的,灯光照在水滴上发生了折射,所以我们看到的雨滴就成了白色。白色的雨滴很妨碍司机开车,所以有位教授就想,能不能做这样一个车灯,它不是对着某个方向直射,而是先探测雨滴的位置,然后只向没有雨滴的空隙投影光线,这样的话,不就看不见白色雨滴了?这显然是个外行小白的思路,这个想法一说出来,就遭到了汽车技术专家的嘲笑:这怎么可能,你稍微懂点技术就知道,这完全是异想天开。可是,仅仅7年之后,这位外行教授就做出了看不到白色雨滴的车灯。
跳出现有的成功是最难的,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比如,发明现代计算机原型的天才科学家冯·诺依曼,痴迷于自己的汇编语言,在别人向他展示高级编程语言时,这位天才的回答:汇编是多么美妙的语言啊,有了汇编你们怎么还会用到其他语言呢?这是多么的愚蠢!可是,从那以后,看不懂汇编语言的小白工程师们,创造了几百种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成了老古董。
其次,创新就是要像外行人一样自由发散找创意,然后用专家的方法去实现它。
重大成果一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幼稚、天真甚至有些牵强的。用一个专业的方法,去实现一个外行人的想法,是创新产生的一种路径。比如,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有一次看世界地图时,突然发现南美洲大陆的东侧海岸线,和非洲大陆的西侧海岸线形状很吻合,只是两块大陆之间隔了一片大西洋。他就想,是不是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之后才分开,像冰山一样漂移到了现在的位置呢?这就是“大陆漂移学说”的诞生。毫无疑问,这个外行人的想法,在当时遭到了很多人耻笑。但实际上魏格纳并不是真把地图剪下来拼到一起,就形成了大陆漂移学说,他还做了仔细的专业研究,比如他发现两块大陆上都栖息着同一种蜗牛,再比如几块大陆都有相似的岩石种类。他用了专家的方式来实践,证实了一个看起来很小白的理论。
微信之父张小龙曾说,“产品经理要有傻瓜心态。”这里的傻瓜并不是真傻,而是一种外行心态。张小龙说,自己要经过十分钟的酝酿,才能达到傻瓜状态,马化腾需要一分钟,功力最深的是乔布斯,传说他能在专家和傻瓜之间随意切换,来去自如。乔布斯的名言“stay foolish”,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