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1999年嫁给父亲,那时她二十出头,正值女子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可那时候家里有什么呢?几间低矮的平房、两张木制硬沙发、一张稍大的用木板做成的床,以及一个用廉价红漆上色的老式挂钟。
她开始了崭新的人生,没人再把她当成一个小姑娘。她每天要早起为丈夫做饭,要关心每日的菜价又涨了多少,甚至要操心家里鸡鸭鹅的餐饱。
从前她连大声说话都觉得羞赧,可她慢慢学会跟菜市场的大娘扯开嗓子讨价还价,只为给她的家省下几块几毛钱。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捡到过她的一支口红,反而是现在,她却只有一些基本的洗漱用品。
有一次母亲告诉我,父亲一件衣服拉链坏了,她要去街上找个小摊修理一下。我说好,我陪你去。在等师傅修拉链的过程中,一个中年女人颦颦婷婷走过来,我能清楚看见她的呢子大衣布料有多好,裙子有多柔软,白色蕾丝手套有多一尘不染,给人的感觉就是,活得太精致。
可我的母亲也是相似的年纪,她今天出门只是穿了一件保暖却不甚讲究的黑色外套,鞋子的边缘有点开胶,甚至还残留着昨天干活沾上的一点泥土。
真是云泥之别,我突然很难过,为什么别人的母亲这样光鲜亮丽,我的母亲却要为了生活早早衰老。
我不知道,母亲是不是也曾经悲伤地想过这些。
生活真残忍呵,它剥夺了一个女人去继续热爱的权利。
可是,生活也最温柔。
母亲生我的时候,家里只剩下几块钱。几块钱怎么过日子呢?照样过。母亲把她的青春锁起来:漂亮衣服、化妆品…以及对浪漫生活的渴望。
她需计划着手里每一分钱怎么花,需整夜不眠去哄睡哭闹的女儿。她一定也在夜里哭过,可等天亮了还是会早早起床,洗菜做饭,继续爱她的丈夫,她的孩子。
她把一双儿女健康养大,于二十年的光阴中,从韶华少女熬成珠黄妇人。
她今年四十岁了,仍会因为我们教会她一样东西而兴高采烈,会因为想要一件衣服去跟丈夫撒娇,会因为儿女的一句生日快乐向别人炫耀。
母亲信佛,每月初一十五的时候,她总要上三楼去拜一拜供奉的观音,跪在垫子上虔诚许愿。在她这些年的愿望里,我从未听过她向神灵祷告想我们以后生活如何富裕。
她十几年来只祈祷一个词,平安。
母亲的天地太小了,那里只能容下她的丈夫和儿女。平淡日子里最简单不过的事情,都能给她快乐。
“上帝不能无处不在,于是他创造了母亲。”在这些年里,是她的爱眷顾了我们,也是我们的爱带给她力量,让她足以度过冗长岁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