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社会心理服务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指的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协助”。心理助人的特点是助人自助或者说助自助之人。
为什么要不求不助?因为咨询师不是普渡众生的活菩萨,既没有这能力,也没有这可能。你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没法拯救一个没有自救意愿的人。就像下水救人,如果对方拼命挣扎不想被救,或者把你当救命稻草,死抓不放,你都无法把人救起来,搞不好还把自己搭进去。
所以心理咨询师要能够觉察对方的阻抗或依赖,有清晰的意识,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白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这样才能在咨询的过程中真正发挥协助的作用。
其次,并不是每一位走进咨询室的人,都是求助者。要成为求助者,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意识到自身存在(心理)问题,二是愿意通过心理咨询而自己做出改变。以上两条必须由当事者本人做出选择。第三条也很重要,当事人要能够付费。
用这三条标准来衡量,我们会发现一个因为孩子不上学而带着孩子来咨询的家庭,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而只想改变孩子,孩子知道自己有问题,却并不想改变,那么一家三口中就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求助者,而只能算是来访者。
还有些人,见了你就说:“我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你能帮我改变吗?”当他把改变的可能交在你手上,而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为改变负责时,也不能算是求助者。
至于那些有能力却不愿为咨询付费的人,很难相信他真的有改变的意愿。
而咨询师的首要工作是识别出对方的求助意愿,把来访者变成求助者,这样心理咨询的过程才能展开。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何为心理问题。心理的内涵是: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听起来很抽象吧?相比而言,我们更熟悉心理的外延,它包括三个方面: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指的是人的知情意,知即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即情绪、情感;意指意志行为,它们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心理状态包括意识和注意。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的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爱好,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和人格。
从爱恨情仇到言谈举止,一个人的体验和行为问题都是心理问题。在具体工作中,准确识别心理问题,是心理服务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说到问题,有必要做一个区分。在汉语中,“问题”就是两个字,在英语中则有两种表述——question和problem。来访者往往是带着他的problem来到咨询师面前,然后提出一个question,并希望咨询师为他指点迷津,提供解决方案。比如孩子不上学了怎么办?老公出轨了要不要离婚?作为心理咨询师,要能够区分,哪些question属于心理问题,哪些不属于,然后不要试图直接回答对方提出的question,而是设法协助当事人解决造成其困扰的problem。
再来说说影响问题解决的三个因素。
迁移作用,指的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迁移有两类,一类是正迁移,一类是负迁移。比如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去学骑摩托车,就很容易,这是正迁移;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去骑三轮车,就会很别扭,这是负迁移。
原型启发,指的是从现实生活的实例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比如瓦特看到水蒸气把壶盖顶起来,受此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而对心理工作者而言,最有价值的是定势作用。我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面所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心理准备就叫定势,定势原本是思维的快捷方式,但应用不当,就会先入为主,影响后面所进行的活动,比如刻板印象等。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判断来访者采用了什么样的问题解决方式,到底被卡在了哪里。
最后谈一下过程。心理咨询有起点,有终点,咨询师做事要有头有尾,从诊断到咨询,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在起点和终点之间,还会有起起伏伏,好好坏坏。心理咨询不包治百病,也没法一次见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接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复或倒退,耐心等待转机的出现。黎明前是最黑暗的时刻,若能抵得住压力,扛得了焦虑,心理才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
说完心理咨询的几大要素,我们再回到社会心理服务。与心理咨询相比,社会心理服务的内涵要浅,相应地外延要大。比起咨询师的不求不助,社会心理服务师的工作范围更广,也更需要积极主动。
具体到心理服务的过程,我们需要理顺道理、心理和合理的关系。
道理来自于对客观规律的观察,而心理则是对固有规律的体验。道理遵从逻辑,而心理则没有逻辑可言。更重要的是道理和心理分别遵守着不一样的原理:道理所遵守的是减少增多原理,而心理则是减多增少原理。
举例来说,我有10个苹果,给了你5个,我还剩5个,再给你3个,我只能剩两个了,越减越少,这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原理,是符合“道理”的。但心理世界恰好相反。作为老师你将知识分享给学生,讲述的过程就是把知识给出去的过程,是减的过程,可是你越讲越熟练,通过大家的反馈还不断地完善了讲课的内容,相当于知识增加了,这就是心理世界的“越减越多”。
基于这一原则,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若能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困难很可能就迎刃而解。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心理世界中,面对是最好的办法。
对于心理健康的人,讲道理是好使的。但如果心理已经不健康,或是他的心是“死”的,你对着他讲道理就无济于事,因为即便他知道也做不到,讲道理不但无用甚至是有害的。
另一方面,道理和心理正好是反的。要想让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变得外向起来,你是给他找一个外向的朋友带着他呢?还是给他找一个更内向的?一旦你明白了心理的减多增少原理,你就会知道,跟比自己更内向的人在一起,才可能变得外向起来。
因为内向和外向是比较的结果,在比你外向的人面前你就是内向的,反之亦然。
那究竟什么是合理呢?合理=心理+道理,理想状态下,如果一个人既懂心理又懂道理,那么他的想法就是合理的。我们知道一个硬币有正反两面,当你把硬币抛起来,落地以后,不管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你都要能够接受。抛不抛硬币由你说了算,抛起来以后,哪一面朝上落地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外,在我们生活的世界,既有确定的部分,也有不确定的部分。两者都能接受才是合理的。
痛苦往往是源自不合理的认知,在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中,我们可以知道,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是不合理信念的三大特征。当一个人说话,总是带着“必须”、“应该”、“一定”等强调口气的时候,就要警惕了,因为他可能对自己或对他人的要求绝对化了。绝对化的要求,会形成强烈的心理冲突,也就是“应该之暴虐”,你知道应该去做,却无法做到,这种心理冲突会给人带来痛苦。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典型特征就是用某件事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者是他人的整体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贴标签儿。比如俗语说:小时偷针,长大偷,就是用现在一时的行为去推测一个人的一生。
糟糕至极是把事情的可能后果想象推论到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灾难性结果的非理性信念。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会因为焦虑而无限扩大一件成长中发生的小事的后果,陷入非理性的推论中。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要改变一个人的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的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自己的认知,进而达到改变情绪的效果。
社会心理服务师需要依托心理咨询的原理,给予服务对象以积极的协助,推动对方直面心理问题,破除不合理信念,从而让心理世界更加和谐。
网友评论